文档详情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doc

发布:2017-05-20约6.5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 七年级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   一、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4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称(chēng)职??? 滑稽(jī)??? 贮(zhù)蓄???? 销声匿(nì)迹   B.树杈(chà)????? 应和(hè)??? 诱(yòu)惑?????? 言简意赅(gāi)   C.堕落(duò)????? 蜕(tùi)变?? 狩(shòu)猎??? 苦心孤诣(yì)   D.模(mó)样?????? 分歧(qí)??? 静谧(mì)????? 玲珑剔透(tì)   2.下列书写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3分)????????????????????? 【??? 】   A.海枯石烂??? 千姿百态??? 惊慌失错? 历历在目   B.骇人听闻??? 诲人不倦??? 随声附合? 莽莽榛榛   C.黯然缥缈??? 苦心孤诣??? 恍然大悟? 水波粼粼   D.踉踉跄跄??? 塞翁失马??? 爱慕虑荣? 更胜一畴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骇人听闻的校园伤害案一再发生,提醒我们同学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C.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了合作之趣,又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D.那最嫩最小的花苞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4.根据要求默写古诗名句。? (8分)   (1)子曰:“岁寒,???????????????????????????? 。(《论语》)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5)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6)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_____。”   5.根据下面波浪线句子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写句子,使上下文连贯。 (2分)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独占宽阔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自由的鱼儿;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内容。 (不超过15个字,2分)   中评社北京12月13日电/今天(12月13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3周年的纪念日。昨晚,南京各界群众以及国际友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办“烛光祭”和“守灵”活动,悼念遇难者。南京和平鸽艺术团的孩子们与来自俄罗斯、泰国、日本等国际友人聚集在一起,在象征“和平之舟”的船头点亮了代表悼念30万遇难同胞的3000支红烛,为亡灵祈福。   7.阅读下面的故事,回答相应的问题。(3分)   有个农夫生命垂危,希望告诉儿子们一个秘密,就把他们叫到跟前说:“我的孩子们,我就快死了;所以我想让你们知道,在我的葡萄园里埋藏着珍宝,你们自己去把它挖出来吧!”儿子们认定财宝埋在地下,为了找到它们,就用铁铲和钉耙反反复复地翻遍了整片葡萄园,然而什么都没有找到。但是经过了彻底的挖掘,葡萄却有了前所未有的好收成。   (1)这个故事选自哪部名着?____________???? (1分)   (2)请写出你对该故事的看法:(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16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于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尊君在不( ??  )   ③相委而去。(???????? )???????????????????? ④元方入门不顾( ?   )   9.下列各句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   A.①相委而去????????????????? ②而疑邻人之父   B. ①近塞之人???????????????? ②下车引之   C. ①相顾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