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质流水地貌课件.ppt

发布:2025-03-24约9.15千字共9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流水地貌

PhotographbyTingTingSheng

36次課

概述:

流水運動過程中,使沿程的物質發生侵蝕、

搬運和堆積,形成了各種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

這種由流水作用所塑造的地貌即流水地貌(在

陸地上分佈最廣,研究意義重大)。

分類:

面狀水流(坡面徑流)和線狀水流

此外,根據水流持續性還可分:暫時性水流

和持續性水流

36次課

36次課

36次課

注:剖面1代表原始坡面;剖面2代表溝穀底部

36次課

36次課

穀水流所攜帶的物質

大量堆積,形成的

以溝口為頂點的半

圓形扇狀堆積體。

Photographfrom:

/jpkc/jpkc1/2004/zrdl/ziran.files/frame.htm

36次課

Alluvialfans

——DeathValley,California

Photographfrom:

/jpkc/jpkc1/2004/zrdl/ziran.files/frame.htm

36次課

Alluvialfans

——DeathValley,California

Photographfrom:

/jpkc/jpkc1/2004/zrdl/ziran.files/frame.htm

36次課

洪積扇有豐富的水土資源往往被開發為農田,

如下圖。

37次課

沖積扇

在濕潤地區形成的扇形堆積體,由經常性

流水沖積而成(如圖)。動力為平水期水,水

流細,分選性比洪積扇好。

PhotographbyPeterL.Kresan

36次課

沖洪積扇

v洪積和沖積共同作用形成的扇狀堆積

體。

v不同地區發育不同的扇狀堆積體:北

方降水少且降水強度大,平時少雨,難以形成

沖積扇,一旦下雨由於降水強度大則容易發洪

水,形成洪積扇。南方降水多且強度變化大,

則形成較多的沖—洪積扇。

36次課

36次課

36次課

泥石流發生地區

photographfrom:53:8081

36次課

36次課

3、下游:以堆積作用為主

v粘性泥石流停積後,形成了許多平行於主

流方向的礫石壟崗,兩側邊坡與前緣較陡,整體

呈舌狀;堆積體分選性差,大石塊多集中分佈於

堆積體的頂部,兩側和前緣;礫石表面常見大面

粗糙的斑狀或紡錘狀擦痕,沉積物中還發現泥球,

碎屑球和泥包礫等。

v稀性泥石流停積後,常呈扇狀,扇面傾

斜度較小;沉積物中的大石塊數量較少,多呈疊

瓦狀排列,傾向上游,粒徑向下逐漸減小,有一

定的分選性。

36次課

PhotographbyPeterL.Kresan

36次課

PhotographbyPeterL.Kresan

37次課

37次課

37次課

水流方向相反,在過

水斷面上,橫向水流構

成一個封閉系統即稱環

流,環流與縱向水流結

合一起,成為螺旋流

(又稱彎道環流)。

Photographfrom:

37次課

水流經彎道時,水質點做曲線運動

產生離心力。在離心力影響下,表層水流趨向

凹岸,使水流在過水斷面上形成橫向比降,為

保持平衡,受重力作用,表層水流的水質點流

向底層,底部的水流在壓力作用下,由凹岸流

向凸岸,這是彎道中產生環流的主要原因。

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北半球水流偏向右岸,

南半球偏向左岸,這對彎道環流起著增強(右岸

為凹岸時)和減弱(右岸為凸岸時)作用。

37次課

v在順直河道中,漲水時河床中間部分水面

高,兩邊低,退水時剛好相反,這兩種情況下均

可產生橫向比降,同時存在方向相反的兩個環流

系統,但強度比彎道環流弱得多。

Photographfrom:

37次課

流水加深河床與

河谷的作用稱為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