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专家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我看“语文核心素养”之“文化自信”.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专家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
我看“语文核心素养”之“文化自信”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那么,三种文化自信,具体有哪些内容?中考如何考?我们如何教与学?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化有三大主题:一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二是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三是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这些主题必须是“优秀传统”,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主要载体大致可分四类:一是文字类,如汉字、书法,成语、格言警句;二是故事类,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三是文学类,如古代诗词、 古代散文、古典小说等;四是非遗类,如传统节日、风俗习惯、戏曲文艺、民间工匠、美食制作等。
以刚结束的区质量检测试题为例,我们来看看语文试题的文化味:全卷为任务导向——编辑班刊“中华文化之美”,设置了以下活动——“卷首语”、“说文解字”、“书法探奇”、“情境表达”、“诗词积累”、“工匠精神”、“大美舞艺”、“散文欣赏”、“家书传情”、“写作后记”,考查了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病句修改、汉字文化、句子排序、情境对话、诗句记忆、文言积累、信息辨识、材料整合、标题优化、思考建议、散文之形(思、韵、意、美)、摘录批注、人物匠心、写作表达等考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考点齐备,却又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语文试题的文化味,表达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我们要关注文化类节目,“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实现以文化人。“舌尖上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宝档案”、“经典咏流传”等代表性节目,让文物走近百姓,让经典焕发新的光彩,激发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
值得注意的是,有种文化叫乡土文化,它能让你的表达出彩!它是一个人出生地土生土长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民间文化,也就是历史地理、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相关方面的一种物质或非物质的表现形式。
考生的作文能写出哪些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味呢?一是仪式里的文化传承,如的嫁娶文化(传统婚礼流程、传统婚礼习俗禁忌等等)、的节日文化(南山荔枝节、黄金海岸旅游节、国际旅游文化节、沙井金蚝节)、的饮食文化(著名的食街、传统美食和地方特产)、的方言文化(客家话、围头话、白话、大鹏军话、基围话等)、的建筑文化(南头古城、大鹏所城、甘坑古镇等)。二是民俗里的生活趣味,如客家凉帽、沙头角渔灯舞、南澳草龙舞、元宵节的“开丁茶”、祈求风调雨顺的大鹏清醮等,展示的本土文化味,给读者独特感和新鲜感,实现考场作文的陌生化与新颖性。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该读写融通,知行合一。有意识地走进博物馆或展览馆,参与学校、社区举办的节日和风俗活动,开展乡土文化活动,如学校文化、社区文化、街道文化、福田文化、文化等身边的文化体验,活动中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感受文化内涵,探究文化起源,弘扬文化精神。积极参加校园文化社团,参与学校和社区举办的戏曲、书法、篆刻、绘画、刺绣、泥塑、民乐等相关文化活动,体验、感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多种形式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在作文中增加知识含量,写出真实体验,写出文化厚度,更有吸引力。
二、革命文化
围绕伟大的建党精神,革命文化的内容主题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斗争和英勇无畏等革命传统。
主要载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英雄人物的代表性作品及反映他们生平事迹的传记、故事等作品,反映党领导人民革命的伟大历程和重要事件的作品,有关革命传统人物、事件、节日、纪念日活动等方面的作品,阐发革命精神的作品,革命圣地、革命旧址和革命文物等。
无论是教,还是学与考,革命文化都是一个值得挖掘的教育宝藏,扎根本土革命史,感悟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共有七家革命文化主题博物馆:改革开放展览馆、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龙华区白石龙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纪念馆、龙岗区东江潮红色文化博物馆、宝安区老战士纪念馆。
我们可以走进博物馆做导游,亲身体验革命文化,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和音视频技术,以小组任务形式,进行记录、展示、直播,开发线上课程:
一是人物类,写出独特的个性。如宝安区老战士纪念馆的七个展厅:红军厅、抗日战争厅、解放战争厅、抗美援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