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插双季稻周年减灾稳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3
××/T××××—××××
机插双季稻减灾稳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湖南双季稻减灾稳产栽培技术在品种选择与搭配、茬口衔接、土壤耕作培肥、肥密与水分控制、化控剂应用、大田育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双季稻周年气象灾害的应对与综合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17997
农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
NY/T1922-2010机插育秧技术规程
NY/T2192-2012水稻机插秧作业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机插双季稻MachinetransplantedDouble-croppingRice
机插双季稻是指利用插秧机进行秧苗移栽的、在同一块稻田里一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的一种稻作制度。
3.2茬口衔接Stubblescohesion
茬口衔接是指在轮作复种的田块上,安排前后作物的种类、品种、播种时间等,使前后作物合理搭配和衔接。
4关键栽培技术
4.1因地制宜,优化茬口
机插条件下,育秧环节可在育秧大棚中进行,但仍面临着早稻秧苗出棚后气温和土温过低影响幼苗成活和分蘖、以及晚稻遭遇寒露风的现象。因地制宜,优化茬口,合理避开灾害影响。
××/T××××—××××
机插旱育秧早稻比传统湿润育秧推迟5~7天,以保证早稻出棚后,大田温度稳定在20℃
~25℃,湘北和湘中东地区适宜在3月22日至3月27日浸种催芽;晚稻播期宜在6月20
~
日至6月25日浸种催芽;湘南地区适宜在3月25日至3月29日浸种催芽;晚稻播期宜在6月25日至6月29日浸种催芽。
4.2优选品种,合理组配
双季稻周年品种组配应符合茬口需求。早稻应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合当地种植的、发芽发根力强、抗逆丰产性好、生育期在100~110天左右的早中熟品种;双季晚稻宜选择生育期在110~120天之间、抗逆性强、光合能力好、灌浆势强、株型适中的中晚熟优质稻品种。
湘北地区早晚稻品种机插生育期:早稻110天以内,晚稻120天以内;湘南地区早晚稻品种机插生育期:早稻115天以内,晚稻125天以内。
4.3适时耕作,培肥土壤
4.3.1土壤培肥:秸秆还田培肥土壤,早晚稻秸秆全量还田。收割机收割时需保证秸秆充分打碎,长度在5~10cm以下,均匀喷撒在地面。早稻季增施优质有机肥或绿肥,每亩1~2吨鲜物料。
4.3.2合理耕作:早稻采用翻耕或旋耕,晚稻采用旋耕。早稻季耕地时将前季作物的秸秆或有机物料打入泥中;在移栽前3天左右进行第二次耕整,第二次耕整将田块整平,使田块平整度控制高差在3cm以内,四角人工整平,关水1~3厘米沉实1~2天待插。晚稻使用旋耕机旋田2~3遍,将田块整平,使田块平整度控制高差在3cm以内,四角人工整平,
关水1~3厘米沉实0.5~1天待插。耕深在15~20cm,提高作业质量,保证土地平整。
4.4减氮施肥,适度增密
早晚稻施肥均以施底肥为主,基肥与追肥的比例为1:1。早稻整地时每667m2施用养分量(N-P2O5-K2O)为3.6kg、5kg、8kg。于机插后5~7天追肥,每亩追施尿素养分7.2kg。机插秧在秧龄20~25天左右移栽,栽插株行距5寸×5寸,每667m2栽插2.4万穴。
晚稻整地每667m2施用养分量(N-P2O5-K2O)为4.5kg、5kg、8kg。于机插后5~7天追肥,每亩追施尿素9kg。机插秧在秧龄20~25天左右移栽,栽插株行距5寸×5寸,每667m2栽插2.4万穴。
4.5科学管水,以水缓灾
4.5.1低温水分管理:水稻大田生长期间,随时关注温度变化,在田间开好边沟和厢沟,
以便通水与排水。在低温来临之前1~2天,施草木灰增温保根,并灌10~13cm深水防寒。低温过后及时把水排干露田。
3
××/T××××—××××
4.5.2连续阴雨天气水分管理:遭遇连续阴雨天气时,清理好大田的边沟与厢沟,及时
排水,促进田间的通透性。
4.5.3高温天气水分管理:当遇到持续高温时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