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消防员培训 燃烧基础知识.pdf

发布:2025-03-04约1.67万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消防员培训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节燃烧的本质与条件

一、燃烧的定义

在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分》GB5907-86中将燃烧

定义为: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

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燃烧应具备三个特征,即化学反应、放

热和发光。

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可燃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生成

了与原来完全不同的新物质。燃烧不仅在空气氧()存在时能发生,

有的可燃物在其他氧化剂中也能发生燃烧。

二、燃烧的本质

近代连锁反应理论认为:燃烧是一种游离基的连锁反应也(称链

反应),即由游离基在瞬间进行的循环连续反应。游离基又称自

由基或自由原子,是化合物或单质分子中的共价键在外界因素

如(光、热)的影响下,分裂而成含有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基

团,它们的化学活性非常强,在一般条件下是不稳定的,容易自

行结合成稳定分子或与其他物质的分子反应生成新的游离基。当

反应物产生少量的活化中心一一游离基时,即可发生链反应。只

要反应一经开始,就可经过许多连锁步骤自行加速发展下去瞬(

间自发进行若干次),直至反应物燃尽为止。当活化中心全消

失即(游离基消失)时,链反应就会终止。链反应机理大致分为链

引发、链传递和链终止三个阶段。

综上所述,物质燃烧是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燃烧,能

被氧化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可燃物质的多数氧化

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中间反应阶段,不

是氧化整个分子,而是氧化链反应中间产物一一游离基或原子。

可见,燃烧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化学反应,游离基的链反应是燃烧

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

三、燃烧的条件

一()燃烧的必要条件

燃烧现象十分普遍,但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烧状

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

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又(称氧化剂)和引火源。上

述三个条件通常被称为燃烧三要素。只有这三个要素同时具备的

情况下可燃物才能够发生燃烧,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

生。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可用“燃烧三角形”来表示,见图2-1

所示。

1.可燃物

⑴可燃物的含义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

燃物。

图2・1燃烧三角形

⑵可燃物的类型

自然界中的可燃物种类繁多,若按其物理状态分,有固体、液体

和气体三类可燃物。

固体可燃物。凡是遇明火、热源能在空气氧(化剂)中燃烧的固体

物质,都称为可燃固体。如棉、麻、木材、稻草等天然纤维,稻

谷、大豆、苞米等谷物及其制品,涤纶、维纶、锦纶、睛纶等合

成纤维及其制品,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合成树脂及其制

品,天然胶、合成胶及其制品等。

液体可燃物。凡是在空气中能发生燃烧的液体,都称为可燃液体。

液体可燃物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碳、氢原子,有

些还含有氧原子。其中有不少是石油化工产品,有的产品本身或

其燃烧时分解产物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气体可燃物。凡是在空气中能发生燃烧的气体,都称为可燃气体。

可燃气体在空气中需要与空气的混合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即(燃

烧最低浓度),并还要一定的温度即(着火温度)才能发生燃烧。

此外,有些物质在通常情况下不燃烧,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

燃烧。如:赤热的铁在纯氧中能发生剧烈燃烧;赤热的铜能在纯

氯气中发生剧烈燃烧;铁、铝本身不燃,但把铁、铝粉碎成粉末,

不但能燃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发生爆炸。

2.助燃物

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也(称氧化剂)。

通常燃烧过程中的助燃物主要是氧,它包括游离的氧或化合物中

的氧。空气中含有大约21%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