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复习提纲
第一章 导论
1.家庭教育的研究内容
1-1四类对象
学前儿童:0-6岁儿童;
学前儿童的家长:0-6岁儿童的父亲、母亲、与学前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
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者:直接对学前儿童家长和学前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幼儿园教师、社区工作者、工会女干部、志愿者和其他人员;
组织管理者:幼儿园、乡镇街道、企事业机构、大众传播媒介和其他社会教育机构中负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人员。
1-2四个过程
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学前儿童家庭内围绕着子女的成长而展开的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过程:家庭外的社会机构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过程:指导单位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指导,并对指导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
1-3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环境因素和社会大背景
客观环境因素:物质条件;各种关系;家长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政治经济地位
主观环境因素:家长品德修养;养育态度和期望;家庭的心理氛围与家庭作风。
2.研究方法
2-1情报研究
概念: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过程:专题情报的收集——专题情报的分析与研究——形成情报研究的成果
2-2调查研究
概念:通过对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联系,是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过程:确定课题—判断类型—设计方案(抽样、内容、手段、统计)——实施调查——统计结果——撰写报告。
2-3经验总结
概念:在拥有大量家庭教育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总结提炼,将已有认识从具体上升到一般、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过程:具体经验总结(家庭教育过程——教育效果——教育体会)——一般经验总结——科学经验总结
2-4实验研究
概念: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试的变化及教育效果,以此推断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与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过程:研究设计(类型、范围、数量、控制、观测、统计)——研究实施——数据统计分析
2-5质的研究
概念: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过程:界定问题——选择场地——进入现场——资料搜集——撰写报告
2-6行动研究
概念: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践者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实践者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的、循环递进的研究活动。
过程:螺旋上升式的结构;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来制订相应的行动步骤。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3-1“素质教育走进家庭”将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主旋律
3-2依托社区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发展方向
3-3创建学习型家庭拓宽了家庭教育的思路
第二章 家庭
1.家庭的概述
1-1家庭的概念: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
1-1-1婚姻是家庭的起点
1-1-2血缘是家庭的纽带
1-1-3共同生活、有密切的经济交往是家庭成立的必要条件
1-2家庭的本质和分类
1-2-1两性结合,延续后代
1-2-2社会发展的产物
1-2-3人类生活的基本群体
1-3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
1-3-1血缘家庭
1-3-2普那路亚家庭(群婚制家庭、团体婚姻)
1-3-3对偶家庭(个体婚制)
1-3-4一夫一妻制家庭
1-4家庭的生命周期
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孕育孩子阶段——为人父母、养育孩子阶段——孩子长大成人阶段——老年阶段
2.家庭结构
2-1概念: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家庭成员分类、家庭成员多少)
2-2类型:
2-2-1核心家庭:已婚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教育的特点:A 有较强的内聚力,容易协调,有利于为子女创造和谐的氛围。
B 父母与子女互动频率高,有利于达成一致的教育
C 经济独立,有利于对孩子的物质投资
D 经济压力大,无暇兼顾孩子的教育
E 缺少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协助与补助
2-2-2主干家庭: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教育的特点:A 弥补双职工家庭在料理生活、抚育孩子时间、经验和精力的不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