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一、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规划期
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致力于构建高质量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加快推动交通强国建设,为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贡献交通力量。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提升交通运输智慧发展水平,而
数字化技术是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智能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纲要在制定2035年发展目
标时提出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率要达到90%,这充分说明了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在推
进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形成、推荐交通强国建设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尽管国家政策对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给足了重视,基本的技术基础也日益完善,
然而,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的具体实施细节上,目前还缺少统一的标准规范来指导
数字化技术如何科学高效地落地应用到交通基础设施领域,这也是本规范致力于填补的空
白。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到智能感知、地理信息系统、大
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同时,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本质是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升
级改造,以提升其智能化水平和数字化水平,而交通基础设施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
何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推进传统交通基础设施和数字化技术的有机融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这就需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标准来指导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体系的建设,
保证相关技术落地应用,提升智能交通系统数字化技术发展水平。
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技术的落地应用具有多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建立起完善的交
通基础设施空间立体数据采集系统,保证数据采集的质量,全面深入地获取交通基础设施
服役性能数据,实时监控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二是可以建立以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
技术支撑的数据挖掘体系,完整记录交通基础设施的历史服役、维修养护信息,对交通基
础设施未来的服务能力进行精准预测,建立智慧的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三
是助力车路协同,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支撑,既要发展智慧的车,又要发展智慧的
路,使得车和路能够协同合作,推动智慧出行;四是将交通基础设施的部分服务能力信息
1
与其它部门共享,为公众出行提供出行指导服务,提升公众出行的舒适度
二、标准编制原则及依
1、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要求进行编写。
2、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在编制过程中着重考虑了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
性。
三、项目背景及工作情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中
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及相关专家技术审核,批准《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数字
化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制定计划,计划编号为:CI2022086。本标准由清华大学提出,中
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归口。
根据计划要求,本标准完成时限为12个月。
(二)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是清华大学,负责标准文档起草及相关文件的编制等。黑龙江
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
司,上海上自电气控制有限公司,北京祥运通达土木工程股份公司参与起草,负责标准中
重要技术点的研究和建议,并参与标准内容的讨论。
(三)标准研制过程及相关工作计划
1、前期准备工作
项目立项前,标准编制小组查阅、研读相关国内外文献,广泛搜集智能交通基础设施
数字化相关的材料。同时,调研国内目前在数字化交通系统的实践应用,广泛征求标准制
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标准起草过程
团体标准立项通知公示后,标准编制小组首先组织了标注制定工作会议,各编写人员
2
根据工作计划分工和编写要求开展了相关工作。在标准起草期间,编制小组主编单位及参
编单位组织了数次内部研讨会和专家咨询会,经过多次修改,于2022年11月完成了标准初
稿及编制说明的撰写工作。
3、征求意见情况
2022年7月底,标准编制小组先后通过现场会议、电话、微信等多种形式征征集行业
专家相关意见和建议。针对征集的意见,标准编制小组召开了研讨会,将收集到的意见进
行汇总处理分析,在充分吸纳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先后修改和完成标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