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起重机小车开题报告.doc

发布:2017-05-01约1.21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起重机小车开题报告 篇一:起重机开题报告 题目: 开 题 报 告 16/3.2t×28.5m桥式起重机设计 学 院机械自动化学院 专 业机电一体化专业 学 号学生姓名 __指导教师 日 期 _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 课题名称 16/3.2t×28.5m桥式起重机设计 2.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起重机械是一种空间运输工具,能在一定范围内垂直起升和水平移动物品的机械。具有动作间歇性和作业循环性,多用于人力不能完成的任务。主要作用是完成物体的位移。它不仅可以减轻体力劳动,还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桥式起重机:横架于车间、仓库和料场上空进行物料吊运的起重设备。由于它的两端坐落在高大的水泥柱或者金属支架上,形状似桥,所以又称“天车”或者“行车”。 起重机械是现代工业企业中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减轻繁重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工具和设备。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已拥有大量的各式各样的起重机械。如在港口码头和铁路车站,没有起重机械,装卸工作就不能进行;在冶金生产中,起重机械已用于金属生产的全部过程;现代建筑工程,不能离开起重机械;在农业和林场,最困难、最费力的工作也由起重机械来完成。在核发电站中,采用特殊的起重机,用以代替人的操作去担当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的作业。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起重机械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之中。先进的电气和机械设备逐渐在起重机上应用,其趋向是增加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使用性能,使其操作更加简化,更加安全可靠。这就要求起重机司机必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3. 桥式起重机的历史和现状 3.1 桥式起重机的历史 中国古代灌溉农田用的桔是臂架型起重机的雏形。14世纪,西欧出现了人力和畜力驱动的转动臂架型起重机。19世纪前期,出现了桥式起重机;起重机的重要磨损件如轴、齿轮和吊具等开始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并开始采用水力驱动。19世纪后期,蒸汽驱动的起重机逐渐取代了水力驱动的起重机。20世纪20年代开始,由于电气工业和内燃机工业迅速发展,以电动机或内燃机为动力装置的各种起重机基本形成。 我国起重机最早是通过学习和仿造前苏联的技术制造出来的,因此,我国起重机到现在还残留着前苏联起重机原型的影子。受到我国国内条件以及传统冶金工艺的制约,国内起重机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前几乎没有发展,还是50年代前苏联的水平。改革开放后,国内起重机生产厂家开始对起重机进行各种摸索和改进,来适应日益强大的生产需求,其中既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败的教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我国起重机龙头企业太原重型机械厂和大连起重机厂为首,一些厂家开始与国外同行接触,进行技术合作,把经过实践检验成熟可靠的技术应用于新的产品中,为我国铸造起重机行业揭开了新的篇章。为了在国际起重机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我们还必须在引进吸收先进技术的同时,举一反三,积极探索铸造起重机的发展方向,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3.2 桥式起重机的现状 目前各行业中使用的桥式起重机数不胜数,普遍采用小型PLC控制和调压调速,基本上没有智能化产品。中小型桥式起重机大多应用16/3.2T,50/10T以及32/16T等类型,在冶金工业的大型起重机,各大钢铁公司基本上采用200t~480t起重机,而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采用趋于淘汰边缘的75t~160t起重机,这些起重 机的更新换代和现代化改造项目,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是科研人员进一步研发的动力和机会。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工业发展的需要,现代起重机械发展迅速,人们已制造出种类繁多的起重机械和设备,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起着重要作用。如一个较大港口要装备几千台起重机械;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要装备几千台起重机械。据统计,我国在铁路、机械制造业、建筑业、石油化工、电站、林业、商业等各行各业都装备着大量的起重机械设备。不仅如此,在食品加工、服务行业、旅游行业、医疗卫生业也都大量的使用着起重机械。 现代化的起重吊装技术,已经不是单纯的减轻体力劳动强度的手段,而是现代化生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根据生产系统的需要,应及时、迅速,有节奏地将原材料、零部件吊装到指定的工艺岗位上去,否则现代化生产就不可能实现。实践证明:在某些关键岗位上增加一两台起重设备,劳动生产率就会成倍的增长。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物料吊装搬运系统的投资。生产规模越大,物料吊装搬运的重要性就越显著。良好的物料吊装搬运机械组成合理的吊装搬运系统,可以充分发挥生产能力,同时也能保证生产的安全。 4. 桥式起重机的用途 桥式起重机的桥架沿铺设在两侧高架上的轨道纵向运行,起重小车沿铺设在桥架上的轨道横向运行,构成一矩形的工作范围,就可以充分利用桥架下面的空间吊运物料,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它是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起重机械 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