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日常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docx

发布:2025-03-15约4.0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加强学校日常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学校全体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及教学管理工作。

二、教学计划与备课

1.教学计划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在每学期开学前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教学计划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经教研组长审核、教务处批准后实施。

-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如需调整教学计划,应提前向教研组长和教务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调整。

2.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备课要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媒体。

-教师应提前一周备课,备课教案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媒体使用、课堂练习、作业布置等内容。教案应书写工整、条理清晰、内容详实。

-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有效形式,各学科应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提前准备好发言材料,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共同研究教学方案。

-教师应根据集体备课的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个性化修改和完善,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案。

三、课堂教学

1.教学目标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可衡量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教学目标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教学内容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内容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趣味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

-教师应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和社会热点问题,适时将相关内容引入课堂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过程

-教师应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环节完整、过渡自然、紧凑有序。教学过程应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

-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教学评价

-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学评价应包括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考试评价等方面。

-教师应及时反馈教学评价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教师应根据教学评价结果,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布置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布置作业。作业应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适量性,既要关注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

-作业形式应多样化,包括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作业等。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应严格控制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60分钟,初中各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90分钟。

2.作业批改

-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作业情况。作业批改应做到全批全改,符号规范,评语恰当。

-教师应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或集体讲评,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成绩。

-教师应定期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辅导与答疑

1.辅导计划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