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九章 社会福利概述——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doc

发布:2017-11-25约3.94万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社会福利概述 从社会福利的历史演进来看,早期的社会福利曾经与慈善事业和济贫服务同义。就我国目前通常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而言,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社会福利的内涵和外延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及演进 各种观点 要对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一词进行准确界定,实属不易。其主要原因是社会福利既可从价值观层面去理解,也可以从制度层面来建构。 我国比较权威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认为:社会福利“按其字义和一般人的观念,通常被理解为有关改善社会成员物质、文化生活的一切举措。 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里,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里,大多把‘社会福利’当作‘社会保障’的同义词。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社会保障解释为‘一种公共福利计划’,属于对‘社会福利’一词的广义解释。在另一些国家里,如美国、日本等国,社会福利仅指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特定的范围和领域,通常是指专为弱者所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社会服务与保障,如儿童福利、老人福利、残疾人福利,等等。从这个意义上,‘社会福利’一词便具体化为‘社会福利服务’或‘社会福利事业’。属于对社会福利的狭义理解。” 美国社会工作协会(NASW)1999年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是这样讨论社会福利的:“社会福利是一个宽泛的和不准确的词,它最经常地被定义为旨在对被认识到的社会问题做出反应,或旨在改善弱势群体的状况的‘有组织的活动’、‘政府干预’、政策或项目。……社会福利可能最好被理解为一种关于一个公正社会的理念,这个社会为工作和人类的价值提供机会,为其成员提供合理程度的安全,使他们免受匮乏和暴力,促进公正和基于个人价值的评价系统,这一社会在经济上是富于生产性的和稳定的。这种社会福利的理念基于这样的假设:通过组织和治理,人类社会可以生产和提供这些东西,而因为这一理念是可行的,社会有道德责任实现这样的理念。”因此,这里探讨的社会福利包括了理念、道德责任和制度实体等不同层次的含义。[1] 基于此,我们将社会福利看作一种制度设置,其根本目的有二:帮助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维持其最起码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增进全民的社会福祉。因此,社会福利就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由国家出资或给予税收优惠而兴办的、以低费或免费形式向社会弱者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物质帮助或服务保障,通常是为老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的福利津贴、服务及设施等;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由政府举办的一切旨在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卫生、教育等生活的社会措施。 社会福利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充实和拓展。同时,人们对社会福利的认识也有一个历史过程。 根据国家在社会福利供给中承担的职能,大体可将社会福利的演进历程分为补缺(剩余)型、制度型、改革发展型这样三个阶段。 1.作为“补缺”的社会福利 residual welfare,也译为剩余型或补救型社会福利。这种福利概念认为,国家的社会福利机构只有在其他“正常”的供给渠道如家庭和市场不能维持时,才应为遇到困难的人提供帮助,是为“补缺”。在人类社会漫长的数千年发展中,社会福利一度与慈善事业和济贫服务同义,专指为社会弱者提供的生活救济和相关服务。补缺型福利成为早期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福利狭义的、最核心内容的代表,同时也是国家在社会福利供给中最低限度的责任表现。 2.作为“制度”的社会福利(instituional welfare)。 这种概念把社会福利看成不同方式的计划,当做现代工业社会所必须的具有“正规‘第一线’功能”的部分。社会福利被理解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制度,因而不带有任何“施舍”或“慈善”性质的污名。相反,它被视为个人、家庭和社区实现其社会需求的主要方式[2]。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社会化的快速推进,产业工人的队伍大增,他们不断利用集体力量争取自己的权益。19世纪8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先后出台了疾病、工伤、老年残疾遗属保险法,开创了社会保险制度立法化的先河。随后,许多欧洲国家相继效法,纷纷实施社会保险。与“补缺”的社会福利不同,这一阶段社会福利立法,具有明显的特点:社会福利制度体系渐趋完整、实施范围有所扩大、福利内容已从事后的贫民救济转向采用保险方法来事前规避工业社会中最常见的风险——疾病、工伤、年老和死亡、失业问题等。社会福利不再是局部的、有限的施舍性质的慈善活动,而是一项面向全体国民的社会政策;它的组织与实施不再单纯是民间的互助互济,而是由政府直接干预并承担责任;它的内容不再是满足国民因生存需要的单纯的物质生活保障,而是增进了精神生活和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它的理论不再是积德行善的教义或儒学思想,而是日益丰富的福利国家、福利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