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2013第一学期
《科技信息资源检索与研究》综合报告
专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 学号 Xx 姓名 xx 课题
名称 网络隐私保护 目 录
第一部分 课题分析 3
一、 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3
二、 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 3
三、 对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建议 3
第二部分 检索策略与相关结果 4
一、中文数据库 4
1、图书数据库 4
2、期刊数据库 4
3、学位论文数据库 5
4、会议论文数据库 5
二、外文数据库 6
1、图书数据库 6
2、期刊数据库 7
3、学位论文数据库 7
第三部分 进一步检索 9
第四部分 检索体会 12
第五部分 研究报告 13
第一部分 课题分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关于互联网网络隐私的问题又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么究竟什么是互联网网络隐私?我们在浏览互联网的过程中会受到怎样的网络隐私侵犯?关于网络隐私的保护是否有法可依,有法可寻呢?
一、 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随着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隐私权, 网络上的隐私权也受到大家的关注。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上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与个人相关的敏感信息, 包括事实、图像以及诽谤意见等。
二、 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
我国《宪法》第38、39、40条隐含着对隐私权的认可和保护, 可视为宪法对公民个人隐私权保护的原则性规定。而一些重要部门法未能全面贯彻这规定, 至今未把隐私权作为独立人格权。司法实践中至今仍按名誉权或人格利益处理。 因此我国更谈不上对网络空间个人隐私权进行完善的法律保护。目前为止, 我国未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对网络隐私的保护仅限于国内一些网站隐私权保护声明,但不涉及对个人信息的使用说明及相关的安全保证,效果不好。有关部门曾出台一些规定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但隐私权的保护奠定的法律基础笼统, 保护手段脆弱, 不便操作, 无法为网络隐私权提供足够保护。
三、 对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建议
1. 建立以立法保护为主,行业自律和政策引导为辅的网络隐私保护制度。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依赖于隐私权的法律地位的存在。首先,我国应将隐私权确定其法律概念。其次, 我国应制定隐私权的专门法,以建立完整的隐私权法律体系。再次, 在隐私专门法的指导下, 制定对网络隐私权的特别法规。
2.法律界应确立隐私权是一种复合型权利的观念 网络的出现提高了个人隐私的商业价值, 人们习惯利用隐私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因此, 隐私已具有了则产属性。我们应接纳网络隐私权是兼有精神和财产两种属性的复合型权利的认知。
3.网络个人用户首先应明确网络隐私权保护的范围 在网络环境下,不是所有的个人数据都是隐私,都应受保护。网络隐私的保护范围可包括现实环境中的隐私在网络上的具体体现, 以及因网络环境而产生的网络特有隐私。
4.司法实践的当务之急是明确网络服务商的义务和法律贡任 网络服务商,是为客户提供网络技术接人、网络内容登载、网站链接、信息查询、地址分配等服务的, 这就决定了其对用户的隐私权保护负有安全保护义务、合理注意义务、提示或告知义务、及时移除的义务、协助调查的义务等。
5.发挥判例的作用, 建立套动态的网络隐私保护体系。静态、相对滞后的法律无法解决飞速发展带来的侵犯网络隐私权问题。发挥判例的作用弥补成文法的不足。
6.加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国际合作。一方面, 我国法律给国内外用户以完善的隐私权保护。另一方面, 需要其他国家的法律与机构保护我国用户的隐私权。因此必须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对话, 并提出我们认可的网上隐私权保护的需要和标准。
第二部分 检索策略与相关结果
一、中文数据库
1、图书数据库
数据库名称(全称):
检索年限范围: ——
检索途径:
检索词:
逻辑检索表达式:
检出文献总数:
列出3条密切相关的题录(包括题名、作者、刊名、年卷期):
2、期刊数据库
数据库名称(全称):
检索年限范围: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