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非金属电镀工艺新技术应用与典型实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篇 电镀工艺新技术应用与典型实例 #!
第三章 非金属电镀工艺新技术应用与典型实例
第一节 塑料电镀工艺新技术应用
一、塑料电镀的特点
非金属材料电镀是指在非金属材料表面,采用特殊的电镀加工方法,使其获得一层
金属层 (导电膜),从而使之具有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两者的优点。
近年来,由于塑料、玻璃、陶瓷和石膏等非金属材料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生产和
生活用品上,它们不仅能代替贵重的有色金属,还能节约机械加工工时,提高劳动生产
率,减轻产品重量和降低成本,但它们存在着不导电、不导热、耐磨性差、易变形、不
耐污染和缺乏金属光泽等缺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使用范围,若在非金属材料表
面上沉积一层金属,就能大大提高其使用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
使非金属表面金属化,虽可采取喷镀、电镀、化学镀、真空蒸镀、阴极溅射或离子
镀等不同工艺来实现,但目前在工业上应用最多的是电镀工艺。
在非金属电镀中,以塑料电镀所占的比重最大,其中又以!# 塑料为主。本节主
要介绍!# 塑料的电镀工艺。其他非金属与!# 塑料电镀工艺的差别主要在于粗化工
艺的不同,步骤、方法大体相似。
在非金属材料电镀之前,先将非金属材料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即在不通电情况
下,在它们的表面施镀一层导电的金属膜,使其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然后再进行电
镀,因此,非金属材料电镀与金属制品电镀的主要区别,在于非金属表面需要金属化处
理。
塑料电镀又是非金属材料电镀中用得最广泛的一类,其主要优点是通过电镀后,提
高了塑料制品的表面机械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使塑料制品具有导电性、导磁性和可
焊性;使塑料制品对光与大气等外界因素有较高的稳定性,可防止老化;使塑料制品表
面具有金属光泽,美观且不易污染;塑料电镀制件比金属镀制品轻便,适于做工业品、
生活日用品。
目前使用的塑料类型日益增多,有!# 塑料、聚丙烯塑料、聚甲醛塑料、聚碳酸
酯、尼龙等。由于!# 塑料便于加工成型,强度高,表面容易浸蚀,能够获得结合力
良好的镀层,应用最广。
#! 第四篇 电镀工艺新技术应用与典型实例
二、塑料电镀前的成型工艺
非金属材料以塑料为例。塑料电镀成功与否,不仅与电镀工艺、塑料件质量和其表
面特性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又与塑料件的表面特性、塑料件的造型设计、模具设计以及
加工成型的方法相关联。因此,要保证塑料电镀的质量和良好的结合力,必须重视塑料
件的成型工艺。具体地说,成型工艺包括对塑料的外形设计、模具设计和塑料的注塑条
件、镀前检查。
! 塑料件的外形与模具对外形设计的要求
设计塑料电镀件时,除了要求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易于成型外,还需考虑电镀层有
良好的结合力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在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应按照获得完好注塑成型件的技术要求进行注塑成型,有时还要更加严格要求,因
为零件表面的缺陷经过电镀后会显得更为明显。因此在其形状设计方面原则上愈简单愈
好。
应尽量减少锐边、尖角和锯齿形,直角和锐角均应倒圆。尽量避免盲孔,减少深凹
部位,必要时盲孔的深度应为直径的 。一般槽的深度不应超过槽宽的 。
!# $ % !# !# $
零件的外形应有利于获得均匀镀层,如较大的平面中间要稍微突起,突起度约为
’ ( !’ % ’ ( !)**# +*。棱角应倒圆,外角的倒圆半径不小于 !**,内角的倒圆半径不小
于’ )**;盲孔及凹槽的底棱边应圆滑,其半径宜大于$**,盲孔深处最好不超过孔径
的一半,否则对孔底的镀层厚度应不作要求,“”形沟槽的宽与深之比应大于 。
, $
零件应有适当的壁厚,若太薄则易变形而影响镀层的附着力;若太厚则注塑成型时
易产生收缩痕迹。一般控制在 $ % $ ’**,最薄不得小于 !-**,最厚不宜大于
$ .**。
避免使用镶件,否则应适当加大壁厚和倒圆角,要考虑留有装挂用的接点部位,以
便获得良好的均匀镀层。
模具设计时应注意适当的留排气孔,防止零件表面产生气泡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