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pdf
学术大视野学术大视野
THESCHOLARLYVIEWTHESCHOLARLYVIEW
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路径
青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倪庆东
【摘要】
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扬弃传统生产力发展方式而形成的反映未来发展方向的生产力新
跃迁。数字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体现为,数据是创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生产资料、
数字技术能够构筑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数字基础设施为新质生产力形成提供平台。在实
践过程中,应从发展数字技术,引领科技迭代创新;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开辟发展新空间;
增强人才储备,发挥人才赋能作用等方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全产业链要素驱动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F124A
【DOI】
10.16619/j.cnki.rmltxsqy.2024.08.010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大力推进现代
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年度工作任务首位,这表明党中央从顶层设计层面,对塑造
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在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可持续发展的诸多现实路径
中,数字经济发挥着独特作用,其发展契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形成符
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现实路径。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阐释
“新质生产力”科学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的丰富发展过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新
质生产力”与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紧密关联,在目标维度上始终聚焦“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和创新性发展。[1]在新质
生产力的本质范畴视野下,数字技术引发劳动资料发生变革并具备数字化属性。在很大程度上,数字经济
时代下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为万物之间产生链接和相互渗透提供持续动力,使得生产力发生跃迁,从而在
“新”和“质”两个层面完成了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新”可被理解为“新的跃迁”,即技术创新驱动
主导下生产力发生新跃迁,并催生出新的产业、业态和模式,代表“新”的突破;“质”代表“质”的变
化,强调数字经济时代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在质量、效率及动力维度上不再像之前那样高度依赖于
“要素驱动”,而是充分凸显数字经济的“高度信息化、高度智能化、高效便捷”等特征,在科技创新的
“新路”上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实质上,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扬弃传统生产力发展方式而形成的反映未来发展方向的生产力新跃迁。在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数据进一步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同时,在当
学学术前沿术前沿下下
1062024.04
代科技创新所提供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支持中,现代系,已经成为重要战略任务。由此可见,数据已
产业载体不断实现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创造出满足成为创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生产资料,其依托新兴
社会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丰富产品体系,进而提升整数字技术在重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发挥了重
体社会福祉水平。新质生产力以激活数据要素的全要作用。
方位价值为手段,深刻体现出与数字化的生产资从重构社会生产力的角度分析,数据要素主
料相适应的生产力跃迁。一是在科技创新的贡献作要以其依附倍增性和集约替代性,为生产力发展开
用维度上。现有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因科辟新的空间并实现跃迁。首先,在数据的依附倍增
技创新而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尤其是在数字化转性方面,数据要素的充分融入使得生产过程中的各
型升级过程中,劳动者观念和能力结构持续发生深项决策能够基于事实和数据作出,因而能够进一步
刻变化,并在技术赋能机制下实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