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老年直肠癌根治术后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Ⅰ期临床的研究中期结果.pdf

发布:2017-08-10约1.4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唐玉 刘文扬 金晶 李晔雄 杨林 王淑莲 刘跃平 王维虎 宋永文 刘新帆 余子豪 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放疗科 目的:本项 Ⅰ期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在>75岁未行根治性手术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中,采用卡 培他滨进行同步放化疗方案时,卡培他滨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和此后Ⅱ/Ⅲ期临床研究的推荐剂量, 次要目的是确定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DLT)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Ⅰ期临床试验。纳入年龄 >75岁,病理学证实的直肠腺癌,临床分期为Ⅱ/Ⅲ期(AJCC癌症分期手册第7版),卡氏评分≥270分, Charlson合并症评分≤3分的初治患者。疗前检查包括:肠镜、超声内镜;盆腔CT(直肠充气扩张)和/ 或MRI;腹部BUS和/或CT等。 老年直肠癌根治术后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 Ⅰ期临床研究中期结果 唐玉 金晶 李晔雄 杨林 刘文扬 任骅 王淑莲 王维虎 刘跃平 宋永文 余子豪 100021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目的:探索>70岁Ⅱ/Ⅲ期直肠癌患者术后同步放化疗中卡培他滨的最大耐受剂量(MTD),确定该 方案的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Ⅰ期临床试验。直肠癌根治 术后病理证实为Ⅱ/Ⅲ期的患者,年龄>7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即可入组本项研究。入组患者在进行 盆腔放疗DT50Gy/2Gy/25f的同时,接受卡培他滨同步化疗。卡培他滨采用剂量递增方法,在放疗的 d1-d14、d22-35天服用 (服用2周休息1周)。每个剂量组至少入组3名患者。如无一例出现DLT,则进入 下一剂量组;如出现1例DLT,则该剂量组继续补充3名患者,6名患者中DLT发生例数小于2例则 进入下一剂量组;6名患者中出现2例及以上DLT时,试验中止,此剂量被确定为卡培他滨的MTD。 UGT1A1多态性作为伊立替康安全性和 疗效预测指标的研究 汪蕊 吴穷 赵福友 李玉梅 汪子书 郑荣生 秦凤展 233003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目的:尿苷二磷酸葡糖苷酸转移酶1A1(uridine-diphosphoglicuronosytransferase,UGT1A1)基因多 态性作为伊立替康不良反应和疗效的预测指标的价值存有争议。本研究拟考察含有伊立替康的方案二 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了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反应和无进展生存 (ProgressFreeSurvival,PFS)的关系。方法:38例经mFOLFOX6方案化疗进展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病 人进入这个单中心的2期研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