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技术规范书-20170815.doc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复杂灾害环境实验平台综合智能化系统项目
技术规范书
1
第一章概述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于2013年12月30日正式签约成立,由清华大学与
合肥市人民政府联合建设的公共安全创新产业基地。研究院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影响、
国内领先的公共安全学科发展与产业转化基地。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以下
简称“清华合肥院”)基建工程由合肥市经开区负责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分两期建
设,一期建设包括四座单体建筑:指挥中心、标准检验、学术中心和综合科研大楼,
现已建成并交付使用。本次设计的“实验平台智能化系统”主要建设综合实验大楼、
力学楼2栋建筑物内的智能化系统,包括各个实验平台、实验室所需要的办公网络、
环境监测、结构监测、设备控制、安全保障等智能化系统。
1.1工程界面要求
1、与土建工程界面
土建施工单位负责弱电机房、弱电间、弱电竖井的基本建设与预留,本方案设计
提出预留需求。本项目建设单位负责因智能化工程管线敷设或设备安装需要而作的过
梁、穿墙预留管线的预埋工程,因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线敷设或设备安装需要而作的开
孔、墙面开槽等工程(包括因土建单位未预留或不完整的部分)。
2、与实验平台的工程界面
本项目只设计在未来搭建实验平台时,所需要的基础支撑环境设施,包括但不限
于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工业现场网络、各类辅助实验平台的环境监测、机械结构
监测、建筑结构监测、楼宇安防监控、设备监控等智能化系统。各类监测需求由实验
平台建设方提供。具体的实验设备设施不在本项目中设计。
3、系统机房工程、配电工程、接地工程与其它系统的工程界面
1)本项目设计大楼基础弱电和实验平台专业化基础支撑设施,不涉及机房工程,
机房功能由园区数据中心统一实现;
2)信息设施及建筑设备管理各系统配电工程以配电箱出线端子为界,端子外侧电
线/缆、管线的设计在本项目深化设计中体现。
3)接地工程包括弱电主机房、弱电间的弱电接地汇流网、弱电接地干线、弱电接
2
地端子排的设计及智能化系统的设备、机柜等与弱电接地端子连通设计在本项目深化
设计中体现。
4、与BMS和园区已建智能化管理软件的界面
本项目所涉及智能化系统全部接入现有的BMS系统和园区已建智能化管理软件
中,并进行BIM建模三维展示,集成工作由本项目承建单位完成。
1.2建设要求
复杂灾害环境实验平台综合支撑系统由九个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的功能及主要
技术要求如下:
1、多灾种耦合风洞实验平台智能化系统
多灾种耦合风洞实验平台智能化系统主要有以下子系统组成。
(1)多灾种耦合风洞实验数据传输系统
为保障多灾种耦合风洞实验数据传输,建设一套专用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主要
由核心交换机、千兆交换机、双向加密网闸、光模块及网管软件组成。
各子系统均需要预留管线,引光纤进入风洞实验室及相关会议室,实验室内各探
测设备的安装位置根据现有的部署图进行点位信息设计。
(2)多灾种耦合风洞实验环境监测系统
针对多灾种耦合风动实验室内的环境监测问题,通过安装温湿度、气压、压差、
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甲烷、液位、双鉴、渗水等监测传感器,建设一
套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该实验室的环境。
(3)多灾种耦合风洞实验远程展示系统
为满足多灾种耦合风洞实验的科研和教学的使用要求,建设一套多灾种耦合风洞
实验远程展示系统,实现对实验内容、步骤、结果等进行保存、分析与总结,以利后
期的教学、实验及科学研究,建设一套完备的远程展示系统势在必行。
(4)多灾种耦合风洞实验运行保障系统
多灾种耦合风洞实验室是一套高精密的实验系统,设备仪器昂贵,实验数据敏感,
危险性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设备操控和实验操作,非专业人员的操作可能会引起意
事故,造成人员或财产的损失,因此在风动实验室各出入口需要有严格的认证程序,
建设一套技术领先、性能可靠的专业生物识别系统,确保进出风洞实验室的严格管控。
3
(5)多灾种耦合风洞燃气锅炉监测系统
多灾种耦合风洞燃气锅炉房是一个高压高危的区域,需要建设一套专业的监视系
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