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小学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小学艺术节活动方案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经研究,决定开展主题为“阳光下成长”的南宁市第二十届中小学艺术节。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活动主题
本届艺术节的主题是“阳光下成长”。
展演活动的各项目和内容要紧紧围绕主题,全面展现新时代青少年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对象和分组
(一)对象
全市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幼儿园和中小学(含职校)在校学生。
(二)分组
幼儿园组:各普通幼儿园学生(幼儿组艺术表演类节目、艺术作品类不参加现场总决赛,以各县区现场评比为依据,核发证书);
小学甲组:各普通小学的学生;
小学乙组:以活动中心、少年宫、少儿艺术团等校外教育机构为单位组队的小学生;
中学甲组:各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中学生;
中学乙组:以活动中心、少年宫、少儿艺术团等校外教育机构为单位组队的中学生。
四、艺术节项目
艺术节设两大类:1.艺术表演类声乐(合唱)、群舞、器乐(含课堂乐器)、校园剧(含朗诵);2.艺术作品类(含书法、美术、摄影,手工、绣品)五大项目。
(一)艺术表演类项目人数和时间要求
1.声乐
合唱任选2首歌曲,3个声部以上,时间不超过8分钟,限人数60人(不含伴奏、指挥),钢琴伴奏(可加少数民族特色乐器),合唱指挥必须是本校老师(或学生)。
2.舞蹈
群舞:民族舞、现代舞、街舞、芭蕾舞,时间6分钟以内,人数16人以上。
3.校园剧(含朗诵)
校园剧:剧本剧、相声、小品、哑剧、杂技、京剧、彩调剧、桂剧、越剧、朗诵,时间不超过8分钟,任选一种表演形式,内容完整、剧情健康。主要朗诵人数8人,其他助演人员不做评分参考。
内容可以以英雄和名人书信、家风家教为主要题材。
4.器乐
(1)器乐:人数25-75人,可选管乐、弦乐、民乐、打击乐(电子琴不列入参赛项目)演奏时间6分钟,限奏一至二首乐曲。
(2)课堂乐器(限口琴、竖笛、口风琴、打击乐、排箫),任选1—2首乐曲,时间6分钟以内,人数45人至60人。
(二)书画、摄影作品
1.作品评比办法
各县区、开发区教育局要积极发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人人参加,每人上交一幅艺术作品。
分级评比办法:①乡镇中心校负责对辖区学校进行自评;②乡镇中心校自评后再选送30%优秀作品交由各县区、开发区教育局评比。③各县区、开发区教育局对辖区学校上交的作品评比完成后,再选出20%的优秀作品交由市教育局进行总评。每级评奖比例为金奖20%,银奖30%,铜奖50%。
评比完成后,各学校将评比结果记入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档案。直属学校由市教育局初评后再参加全市的总评。
2.选送作品要求
(1)国画、水彩/水粉画(丙烯画)、版画,或其他画种:尺寸均不超过对开(54.5*78.5cm)。卡通画:单幅尺寸为4开;或短篇4格,每格尺寸为16开。
(2)书法、篆刻作品
书法字体不限,尺寸均不超过四尺宣纸(69*138cm)。
(3)摄影作品
单张照和组照(每组不超过4幅,需标明顺序号)尺寸均为14英寸(25.4cm*35.5cm);除影调处理外,不得利用电脑和暗房技术擅改影像原貌。
(4)选送的艺术作品按规定尺寸报送,不能装裱。每幅作品必须认真填好两联报名表(自行打印附件3)贴在作品背后的右下角,只贴紧第一联,第二联不得贴紧,以便取下评阅登记。请按要求粘贴,不按要求粘贴的作品不做评比。
(5)县区、开发区和直属学校选送的作品包装要求:所有的作品都要平铺包装,禁止卷筒包装,分类打包后装入纸箱,纸箱内要附作品名册(附件4)。
(6)经过全市总评后作品退回。市教育局对选送作品有权在相关活动和资料中使用(包括印制报纸、光盘、编辑画册或用于展览、宣传等),不支付作者稿酬,作者享有署名权。
五、报送艺术节目指标
市教育局直属学校16个节目,其中舞蹈5个、校园剧(含朗诵)3个、器乐4个、声乐4个;
青秀区、西乡塘区、武鸣区、横县、宾阳县辖区学校群体节目各9个,其中舞蹈3个、校园剧(含朗诵)2个、声乐(合唱)2个、器乐(含课堂乐器) 2个;
江南区、兴宁区、邕宁区、马山县、上林县、隆安县、良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