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控制系统》课件.ppt
自动化控制系统导论
控制系统的定义和组成控制系统是指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元件或设备组成的有机整体,其目的是实现对特定对象或过程的控制。控制系统的核心在于通过对输入信号的处理,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以达到预定的控制目标。控制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组成。传感器用于检测被控对象的实际状态,并将检测结果转换为电信号。控制器接收传感器信号,并根据设定的控制策略计算出控制信号。执行器接收控制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对被控对象的实际操作。被控对象则是需要进行控制的设备或过程。核心元件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系统目标实现对特定对象或过程的精确控制。通过输入信号处理,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
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是一种控制系统的基本形式,其特点是控制器的输出信号直接作用于被控对象,而没有反馈信号来修正控制器的输出。这意味着开环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容易受到外部干扰和系统参数变化的影响。开环控制系统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对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例如,一个简单的电炉加热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开环控制系统。控制器的输出是电炉的加热功率,被控对象是炉内温度。如果炉内温度受到外部环境温度的影响,开环控制系统无法自动进行调整,从而导致控制精度下降。结构简单没有反馈环节,易于实现。成本低廉元件数量少,经济性好。精度有限
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是一种通过反馈信号来修正控制器输出的控制系统。其特点是传感器检测被控对象的实际状态,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信号与设定值之间的偏差,调整控制器的输出,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控制精度,适用于对控制精度要求高的场合。例如,一个空调温度控制系统就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传感器检测室内温度,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偏差,调整压缩机的功率,从而实现对室内温度的精确控制。1精度高具有反馈环节,能够自动修正偏差。2抗干扰能力强能够有效抑制外部干扰的影响。系统复杂
控制系统的分类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根据控制方式,可以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根据控制对象的性质,可以分为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根据控制器的类型,可以分为线性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根据控制目标,可以分为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不同的控制系统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例如,恒值控制系统适用于保持被控对象的状态恒定,如温度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适用于使被控对象的状态跟随输入信号变化,如雷达跟踪系统。程序控制系统适用于按照预定的程序控制被控对象的状态,如数控机床。控制方式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控制对象连续控制系统离散控制系统控制器类型线性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是评价控制系统性能优劣的重要依据。常用的性能指标包括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时域指标描述控制系统在时间域上的响应特性,如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超调量和调节时间。频域指标描述控制系统在频率域上的响应特性,如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不同的性能指标反映了控制系统不同的性能特点。例如,上升时间反映了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超调量反映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反映了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设计控制系统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综合考虑各种性能指标,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1时域指标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超调量调节时间2频域指标幅值裕度相位裕度
时域指标:上升时间上升时间是指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从初始值上升到设定值的某个百分比(通常为10%到90%或5%到95%)所需的时间。上升时间反映了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上升时间越短,系统的响应速度越快。在某些应用场合,如快速定位系统,要求控制系统具有较短的上升时间。影响上升时间的因素包括系统的开环增益、阻尼系数和惯性等。提高开环增益可以缩短上升时间,但同时也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减小阻尼系数可以缩短上升时间,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超调量增大。减小惯性可以缩短上升时间,但同时也可能增加系统的成本。响应速度反映系统快速性。时间单位以秒为单位衡量。百分比通常指10%-90%或5%-95%。
时域指标:峰值时间峰值时间是指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从初始值上升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峰值时间反映了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超调特性,峰值时间越短,系统的响应速度越快,超调量越小。在某些应用场合,如机器人控制系统,要求控制系统具有较短的峰值时间和较小的超调量。影响峰值时间的因素包括系统的开环增益、阻尼系数和惯性等。提高开环增益可以缩短峰值时间,但同时也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减小阻尼系数可以缩短峰值时间,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超调量增大。减小惯性可以缩短峰值时间,但同时也可能增加系统的成本。响应速度输出信号达到最大值的时间。1超调特性与超调量密切相关。2系统稳定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