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惠州市旅游客源市场现状调查报告.doc

发布:2018-07-02约7.25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惠州市旅游客源市场现状调查报告 1 客源市场的时间分布 1.1 年际变化 2002年惠州市共接待旅游者605.01万人次,1995年至2003年接待游客人数列入表1。 表1 重点年份惠州旅游者人数情况单位:万人 年份 1995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人数 212.5 329.26 443.24 446.06 458.42 605.01 521.58 增长% - 55.2% 34.6% 0.6% 2.7% 31.9% -13.8% *资料来源:《惠州统计年鉴》 从表1可以看出,惠州和旅游人数除2003年因“非典”的原因下滑外,其余都是逐年递增,2002年较2001年增长了31.9%,2002年较1995年旅游接待人数增长了185.2%。 1.2 国内游客年际变化 惠州接待的游客主要是国内游客。国内游客人数和游客总人数在2002年都达到最高峰,分别是271万人次和301万人次,即国内游客占总接待游客人次数的90%,详见图1。 图1 国内旅游者人数年度变化 1.3 国际游客年际变化 2000~2003年,惠州接待过夜人数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00-2003年惠州接待过夜旅游人数变化情况 单位:万人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国际旅游者人数 23 28 30 22 国内旅游者人数 191 219 271 249 人数合计 214 247 301 271 *资料来源:《惠州统计年鉴》 从表2可以看出,除2003年因为“非典”的缘故,游客人数下降以外,其余年份国际游客人数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但是在总接待游客人数中的比例一直只维持在一成左右,可见惠州的国际游客市场空间潜力巨大,有待挖掘。 2 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 惠州市旅游者的空间结构首先表现为国内旅游者占绝对优势,近几年国际旅游者人数也在稳步攀升,可是对于游客总数来说,其所占比例依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2.1 国内市场 因缺少相关资料,故选择中南林学院森林旅游研究中心2004年5月1日-6日在广东省惠州市一些风景名胜区对游客的抽样调查为依据,以分析惠州市国内旅游者的空间结构。调查结果显示,旅游者的地域构成中省内旅游者处于绝对优势,占了总客源量的69.3%,距离较近的湖南、湖北、广西占了总量的12.2%。其他地区相距惠州较远,加上经济原因,到访率不高。但河南、江西等地多有来广东的务工人员,因而也构成了游客的一部分。在广东省境内的游客中,广州、深圳、东莞几地经济发达,出游率大,来客量位居第一,占省内游客总数的41.3%,其中广州占了13.5%,深圳占了7%,东莞占了20.8%。其他市区来惠州的旅游人数比例依次是佛山,占4.7%;两汕(汕头、汕尾)占2.5%(如图2)。另外,珠海、湛江、增城、潮州、韶关、肇庆、梅州、河源、顺德、高州等十余市来客均在10人以下,不具代表性。 图2 广东省内来惠主要客源地 2.2 国际市场 来惠州的国际游客中,香港游客一半以上,惠州应该努力抓住这个市场。目前,惠州市的入境旅游市场主是以日本、韩国为主,日本游客在国际游客中所占比例较大(见表3),且呈上升趋势,所以,惠州市应有针对性的加宣传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旅游者,拓宽国际客源市场。 表3 2000-2003惠州市接待国际旅游人数情况一览表 年份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 5333.09 5610.4 6404 5756 日本(人) 日本/合计(%) 12443 5.4 18180 6.5 34093 10.1 36113 16.2 韩国(人) 韩国/合计(%) 6372 2.8 10704 3.9 11638 3.9 9824 4.4 香港(人) 香港/合计(%) 143552 62.4 174721 62.9 174855 57.9 115127 51.7 涉外饭店客房出租率(%) 57.1 69.2 72 55.5 *资料来源:《惠州统计年鉴》 3 游客特征分析以及行为结构 旅游业是市场导向型产业,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产品的最终购买者和消费者。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目标客源市场的选择等都离不开对旅游者的结构、行为特征和需求特点的分析。为此中南林学院森林旅游研究中心于2004年5月1日-6日在广东省惠州市罗浮山风景名胜区的黄龙古观、华首古寺等风景点及惠州市区的西湖等地对旅游者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参考了2003年在肇庆、广州等地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3.1 游客特征分析 3.1.1 性别结构 此次调查的游客中,男性占总数的57.6%,女性占总数的42.4%,男性多于女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