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保健管理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猪场种猪保健管理 健康管理的原则—疾病控制 猪场的两个重要指标 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猪数量 每公斤增重的饲料成本 控制疾病的目的: 提高生产性能 提高饲料转化率 健康管理的原则—疾病控制 只有健康的猪才能表现最佳的生产性能或遗传潜力 猪场保健管理 生物安全 种猪 哺乳仔猪 保育猪 育肥猪 猪场饲养管理—四项基本原则 切实的饲养管理 优良的环境 全面平衡的营养 合理的免疫程序、策略性用药 猪场饲养管理—四项基本原则 猪场80%的问题来自管理不善 疾病问题可以通过良好的管理措施进行预防或改善 仅仅注重在抗菌方面的解决方案常常是失败的 猪场饲养管理 猪的管理 母猪和后备母猪的管理 哺乳仔猪的管理 保育猪的管理 育肥猪的管理 猪场饲养管理 种猪保健管理 母猪胎龄结构 母猪和后备母猪的管理 种猪的功能是繁殖:因此保证母猪怀孕和生产是最终目的 隔离和适应 建议隔离适应期为 45~60 天 大型猪场应该是一栋隔离舍隔离适应一批猪 小型猪场应以房间为基础实行全进全出 生长期(断奶~75kg) 目的:使小母猪具备良好的体况 饲喂方式:自由采食 母猪饲喂方案 后备母猪75kg以后: 每日2.2~2.5kg后备母猪专用饲料 配种前背膘厚(P2)18mm以上 体重120kg以上 日龄220日龄 不要把后备母猪当肥猪养!!! 诱情期(100~第一次发情) 目的:提高发情率,降低淘汰率 饲喂方式:限饲 饲料:专用后备母猪料,并增加多维素500克/吨 开始用公猪诱情,2次/天,15分/次 公猪诱情 定期与成熟公猪接触(看、嗅、听、触) 公猪诱情对后备母猪静立反射的效果 后备母猪不发情 体型:瘦、肥 感染:如PRRS 饲料中营养的缺乏:维生素(A、D、E)、微量元素(锌、铁、硒等)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作用 – 玉米赤霉烯酮 诱情不够 后备母猪不发情 充分利用公猪的优势 加强运动 调整饲喂量 药物催情: 1)维生素-A、D、E 2)中药催情剂 3)PG600,这是最后的手段 控制寄生虫病 内寄生虫:蛔虫、结节虫、绦虫、鞭虫、肾虫 外寄生虫:螨虫、蚂蚁、猪虱等 依维菌素、阿维菌素混料2周或通灭、害获灭注射 妊娠母猪饲喂方案 配种前10天开始催情: 饲料:哺乳母猪料3~3.5kg 配种后至怀孕3天 饲料:怀孕母猪料 食量:1.5~1.8kg 高采食量容易导致胚胎死亡率增加,其中以配种后48~72小时最为关键(尤其是夏天) 妊娠母猪的管理 母猪最怕高能摄入的几个时期 配后3天和8~25天,高的能量将导致受精卵死亡,附植 失败,使空怀比例升高,产仔数减少 怀孕中期70~90天,高的能量将导致怀孕母猪乳腺发育 不良(如水肿),产后泌乳性能下降 30~70天 调整体况、保证泌乳 70~90天 乳腺发育,90天达到乳腺细胞的最大数量 赖氨酸在此阶段有效 母猪饲喂方案 配种后90~110天: 饲料:哺乳母猪料 食量:2.7~3.5kg,但应根据体型调节(若此阶段采食量 未能提高,则影响出生重及泌乳期母猪的食欲) 但过量饲喂导致母猪体型过大、诱发孕糖尿的发生 母猪饲喂方案 分娩前4天~分娩后2天 饲料:哺乳母猪料 食量:由3kg减至1kg,可添加维生素、电解质等,但分 娩当天尽量少喂料 多饮水、少喂料,以后逐渐增加 母猪最怕高温的时期 配后3周内,高温会增加受精卵死亡,影响胚胎在子宫的附植,返情率升高 产前3周至分娩,由于仔猪生长过快,猪为对抗热应激会减少子宫的血液供应,造成仔猪血液供应不足,衰弱甚至死亡 温度 夏天降温 查情 配种后18~24天,第一次查情,公猪在场 配种后30~45天,仪器查情 提供舒适的环境 降低应激反应 舒适的温度,18~20℃ 饲料中不能有霉菌毒素 添加多维素 免疫接种 目的:保持高水平抗体,产后为仔猪提供保护 疫苗种类: 伪狂犬病、FMD、萎缩性鼻炎、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 胃肠炎、大肠杆菌、衣原体、PRRSV 猪瘟在产后20天左右接种, 细小病毒在产后10~14天接种 产前驱虫 目的:降低仔猪早期感染的机会 方法: 饲料给药:依维菌素、阿维菌素 注射:通灭或害获灭 也可内外寄生虫分别驱 母猪分娩 母猪分娩期间静脉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2000ml 母猪产第3~4头仔猪开始静注 第1瓶中添加鱼腥草15~20ml+VC20ml+VB(复合)20ml+ 抗菌素(如氟苯尼考、先锋霉素、泰乐菌素等),最后1 瓶中添加缩宫素经产母猪20单位 初产母猪10单位,滴注速度减缓,最后1瓶葡萄糖应在母 猪将近产完时才滴注 母猪饲喂方案 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