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pdf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第1页
湖南科技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人才培养方案
二0一二年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第1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第2页
目录
一、电气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0
(一)培养目标0
(二)培养模式0
(三)培养标准1
(四)教学计划7
二、电气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17
(一)组织体系17
(二)能力培养17
(三)企业学习内容及安排18
(四)管理办法26
(五)考核评价与成绩评定27
(六)实施企业28
(七)工程实践条件28
(八)师资配备29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第2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第3页
一、电气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
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电气产品、电气装置和电气系统设计、制造、测试、安装调
试、施工、运行维护以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电气工程师。
(二)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定位
在电气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树立“大工程”教育理念,确
立“崇尚实践,回归工程”的人才培养新观念,立足电气行业,依托广泛的校企合作企
业,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
发展需要的电气工程师。
2.“3+1”培养模式
电气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分为校内学
习和企业学习两个培养阶段。实施“3+1”培养模式,即学生3年在校学习,最后1年
在企业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
3.轮岗实习与项目设计相结合的企业培养方案
企业学习阶段主要采取“轮岗实习”和“项目设计”相结合的培养方式,针对企
业生产环节,对学生进行多岗轮训,完成变频器结构与制造工艺、整流变压器结构与制
造工艺、电器结构与制造工艺、电气产品技术服务等6个方面专业知识能力的轮岗训练。
同时以项目贯穿于一年的学习中,第七学期设置“电器设计与工艺训练”项目设计环节,
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下,使学生接受电气产品、电气装置设计、电气系统
设计及工艺编制等方面的项目设计初步能力训练,获得初步的工程项目实现能力。第八
学期,毕业设计安排企业项目作为设计课题,使学生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与创新能
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第3页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第4页
4.科学、严密的企业学习阶段管理办法
电气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在科学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培养方案”
的同时,制定了企业学习阶段管理办法,按照企业员工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实行
双导师制,确保学习阶段质量。
(三)培养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以电气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
求。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企业从事电气产品、电气装置和电气系统的设计、制造、测试、
安装、调试、施工、运行、维护以及技术服务工作,并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
1技术知识与知识应用能力
1.1基础科学知识
1.1.1数学知识
具有从事电气工程技术工作所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线
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及积分变换的理论知识。具备应用数学知识进行电
路及其元器件分析计算及建模的初步能力。
1.1.2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