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试验(T0527-2005).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了测定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的方法,以控制现场施工流程。适用于各类水泥、外加剂以及不同混凝土配合比、不同气温环境下的混凝土拌和物。 引用标准:
GB/T 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6005-2008 《试验筛 金属丝编织网、穿孔板和电成型薄板筛孔的基本尺寸》
JG/T 248-2009 《水泥混凝土坍落度仪》
T 0551-2005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方法》
2、仪器设备
2.1 贯入阻力仪:如图1所示,刻度盘精度10N。
测针:长约100mm,平面针头圆面积
为100mm2、50mm2和20mm2三种,在距离贯入端25mm处刻有标记。
2.3 试模:上口径160mm,下口径150mm,净高150mm的刚性容器,并配有盖子。
捣棒:直径16mm,长650mm,一端为半球形。 2.5 标准筛:孔径4.75mm的金属方孔筛。 2.6 其它:铁制拌和板、吸液管和玻璃片。
3、 试样制备
3.1 取混凝土拌和物代表样,用4.75mm筛尽快地筛出砂浆,再经人工翻拌后,装入一个试模。每批混凝土拌和物取一个试样,共取三个试样,分装三个试模。
3.2 对于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台振实砂浆,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且避免过振;对于坍落度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然后用橡皮锤轻击试模侧面以排除在捣实过程中留下的空洞。进一步整平砂浆的表面,使其低于试模上沿约10mm,砂浆试样筒应立即加盖。
3.3 试件静置于温度20±2℃或尽可能与现场相同的环境中,并在以后的试验中,环境温度始终保持20±2℃。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除在吸取沁水或贯入试验外,试筒应始终加盖。
3.4 约1h后,将试件一侧稍微垫高约20mm,使倾斜静置约2min,用吸管吸去泌水,以后每到测试前约2min,同上步骤用吸管吸去泌水(低温或缓凝的混凝土拌和物试样,静置与吸水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若在贯入测试前还有泌水,也应吸干。
4、试验步骤
4.1 将试件放在贯入阻力仪底座上,记录刻度盘上显示的砂浆和容器总质量。
4.2 根据试样的贯入阻力大小,选择适宜的测针。一般当砂浆表面测孔边出现微裂缝时,应立即改换较小截面积的测针,如表1。
4.3 先使测针端面钢刚刚接触砂浆表面,然后转动手轮,使测针在10±2s内垂直且均匀地插入试样内,深度为25±2mm,记下刻度盘显示的增量,精确到10N,并记下从开始加水拌和起所经过的时间(精确至1min)及环境温度(精确到0.5℃)。 测 针 选 用 参 考 表 表1
单位面积贯入阻力(Mpa) 0.2~3.5 3.5~20.0 20.0~28.0 平头测针圆面积(mm2) 10 50 20 测定时,测针应距试模边缘至少25mm,测针贯入砂浆各点间净距至少为所用测针直径的两倍且不小于15mm。三个试模每次各侧1~2点,取其算术均值为该时间的贯入阻力值。
4.4 每个试样作贯入阻力试验应不小于六次,最后一次的单位面积贯入阻力应不低于
28Mpa。从加水拌和时算起,常温下普通混凝土3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次间隔为0.5h,早强混凝土或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则宜在2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隔0.5h测一次,缓凝混凝土或低温情况下,可5h后开始测定,以后可每隔2h测一次。在临近初凝、终凝时可增加测定次数。
5、试验结果计算
5.1 单位面积贯入阻力按下式计算:P
fPR (1)
A
式中:fPR──单位面积贯入阻力(MPa);
P──测针贯入深度为25mm时的贯入压力(N);
A──贯入测针截面面积(mm2)。
计算应精确至0.1MPa。
5.2 以单位面积贯入阻力为纵坐标,测试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单位面积贯入阻力与测试时间关系曲线。经3.5MPa及28MPa画两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则直线与曲线相交点的横坐标即为初凝及终凝时间。
5.3 凝结时间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果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0%,则以中间值为试验结果;如果最大值与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0%时,则试验应重作。 凝结时间用h:min表示,并精确至5min。
6、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执行标准;
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以及混凝土配合比;
试验日期及时间;
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
环境温度和湿度;
每次贯入阻力试验时对应的环境温度、时间、贯入阻力、测针面积和计算出来的贯入阻力值;
贯入阻力和时间曲线、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广州盛翔交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SXCL—3a—SN—01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