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第三章 第一节《探讨信息管理》教学设计方案
作者单位
通信地址
邮政编码
作者姓名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及不同信息管理方法的特点
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据管理的方法并数据库应用系统访问数据库。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讨、实践身边信息的管理,体验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及不同信息管理方法的特点
通过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据管理的方法并数据库应用系统访问数据库,体验数据库技术对于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的优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讨、实践,让学生重视方法的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重点难点:通过探讨、实践身边信息的管理,体验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及不同信息管理方法的特点
教学媒体:
为提高教学效益,更好地贯彻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理念,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尽快对大量相关知识点建立清晰完整的概念。本节课主要利用了课件、电子板书、多媒体网络等组合媒体,结合教师适当的提示性操作演示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将计算机作为有效的认知工具,探索适应本学科特点的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新型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教师提出] (有)手机中的“通讯簿”——“群组” (分组铃声、来电闪光显示等)
(无)试用“迷你通讯录”小软件[教师提问] (有)师:手机的用处
生:传递信息
师:用“群组”的好处
生:便于管理、查询快捷、使用方便等
(无)师:比较纸质通讯录与“迷你通讯录”小软件
生:“迷你通讯录”小软件便于管理、查询快捷等
纸质通讯录记录方便、成本低等
[教师归纳](以建立通讯簿为例)遇到问题——决策——行动
信息资源
有效管理
(二) 学习新课
第一阶段
[教师主讲、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管理身边的信息资源
步骤:1、确定管理身边的数据管理的主题 2、选管理工具(如:手工管理、应用软件管理、共享/免费小软件管理)
3、进行信息资源管理
第二阶段
[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纠正偏差]
第三阶段
[教师针对学生实践中出现较多的问题统一讲解演示]
{分层次进行}
慢 [学生继续讨论、实践,完成任务;教师巡视辅导、纠正偏差]
快 1、新任务:讨论“共享”方案
步骤:1)列举方案、分析优、缺点
2)针对不同情况,选择相对“操作方便、资源利用率高”的方案
(如:书P60,分别选择搜集几十、几百、上万等情况的方案)
2、实现资源共享 (书P60)
第四阶段
[师生共评] 参考标准:
优:能列举出除书本介绍以外的新颖、可行、实用的方案;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信息管理方案;分析到位、完成任务。
良: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书本上列举的方案,自己归纳各方案的优缺点;基本完成任务
第五阶段
[布置作业]
[教师主讲、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考察现实生活中的信息资源管理
随全球信息化的日益发展,用数据库技术管理大量信息资源已经非常普遍。
举例:超市购物结帐、ATM机自动取款、Internet搜索信息……
(教师提示)我们通常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所以常常觉察不到数据库的存在。
作业:
1、选择现实生活中信息管理一例,利用数据库应用系统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写出调查报告,包括主题、信息资源的来源、查询方式……
2、思考、小结今天学习信息管理一节后的心得体会、得失……(不少于200字)
第六阶段
[总结]
资源存储、方案设计——规划信息资源的管理方法——应重视方法的学习
不同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不同的需求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