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基础(韩莉版)_模拟试题二在线测试_2010年版总结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
A:增加30单位
B:减少30单位
C:增加130单位
D:减少130单位
答案:B
解析:某商品价格与其替代品需求量同向,与其互补品需求量相反。替代品价格上升,导致本商品需求量上升50个单位,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本商品需求量量下降80个单位,总共影响是甲商品需求量下降30个单位。本题实质考核替代品、互补品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
B:生活基本必需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C: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越大
D:一种商品若有极少的替代品,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
答案:D
3、通货膨胀可以按其成因分为很多类型,( )所引发的通货膨胀称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A:因预期成本增长而导致的消费支出增长
B:因实际成本增长而导致的消费支出增长
C:因工资增长而导致的消费支出增长
D:因工会活动而导致的工资增长
答案:C
4、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市场失灵
B:外部性
C:交易成本的节约
D:道德风险
答案:C
5、自然垄断与( )有着密切的关系。
A:国家法令
B:经济规模
C:规模经济
D:产品质量
答案:C
6、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交换而引起的失业属于( )。
A: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答案:B
7、平均消费倾向的取值是( )。
A:等于1
B:可能小于、等于1
C:可能大于、等于1
D: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
答案:D
8、从理论上讲,工资上涨过快容易导致( )通货膨胀。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进型
C:输入型
D:结构型
答案:B
9、企业实际价格歧视的基本原则是( )。
A: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收益各不相等
B:不同市场上的边际收益相等
C: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实行“薄利多销”
D: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实行“少销厚利”
答案:B
10、在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两方面中,( )是决定就业和价格水平的关键因素。
A:总需求
B:总供给
C:两者共同
D:两者都不
答案:A
11、在市场经济国家,公路、地铁、无线电视大都是由国家而不是由私人来投资的,其合理的经济学解释是,上述部门( )。
A:属于垄断性行业
B:属于公共物品的生产部门
C:具有负外部性的特点
D:关系着国计民生
答案:B
12、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是( )。
A: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信贷
B: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借款
C:对外借款和出口补贴
D:出口信贷和出口补贴
答案:B
13、通货膨胀是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其基本标志是( )。
A:某种商品价格的上涨
B: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
C: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D: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答案:C
14、财政配置资源的范围取决于( )。
A:行政法规
B:经济体制
C:经济政策
D:政府职能的范围
答案:D
15、财政资源配置职能范围的大小,决定于( )。
A:财政收入的多少
B:财政支出的多少
C:政府的职能范围
D:政府级次的设置
答案:C
16、公共财政活动的领域主要是在( )领域。
A:经济
B:市场
C:社会
D:市场失灵
答案:D
17、长期国债是指( )的国债。
A:10年期以上
B:5年期以上
C:20年期以上
D:3年期~10年期
答案:A
18、从历史上看,最早提出“税收原则”一词的是17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 )。
A:亚当·斯密
B:威廉·配第
C:阿道夫·瓦格纳
D:大卫·李嘉图
答案:B
19、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 )。
A:短期国库券
B:国债
C:外债
D:内债
答案:B
20、在修建高速公路时,政府通过( )的方式体现出公共财政的非营利性。
A:引进外资
B:招标
C:贷款
D:补贴
答案:D
21、能够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得到全面、具体、清晰反映的财政支出分类方法是()
A:按政府职能分类
B:近支出使用部门分类
C:按支出经济分类
D:按支出能否等到等价补偿分类
答案:C
解析:财政支出经济分类可以使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更加完整,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等到全面、具体、清晰地反映。
22、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财政范畴是( )。
A:税收
B:国债
C:捐赠
D:收费
答案:A
23、我国94年以后实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是( )。
A:分税制
B:统收统支制
C:收支挂钩体制
D:收入分成体制
答案:A
24、货币失衡是与货币均衡相对应的概念,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经常出现的货币失衡形式是( )。
A:货币供应量相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