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特大桥水中墩浮桥施工专项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闽江特大桥水中墩浮桥施工方案 1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2
2.1主体工程概况 2
2.2水文资料 2
2.3 通航资料 2
2.4 工程地质 3
3.施工方案及工艺 3
3.1闽江特大桥浮桥施工 3
3.1.1设计说明 3
3.1.2浮桥施工 4
浮墩在已建好的临时码头处采用吊车拼装好后下水,采用机动舟顶推到位,然后抛锚进行固定。浮墩固定后安装贝雷梁,贝雷梁在临时码头分节拼装好后利用运输船运至指定位置采用20t级浮吊进行拼装。 4
3.1.3浮桥施工工艺流程 4
3.1.4浮桥施工作业步骤 5
3.1.4.1浮墩施工 5
3.1.4.2浮桥上部结构安装 5
4.主要施工机械 6
5.施工进度计划 6
6.安全、文明、环保措施 6
6.1安全保障措施 6
6.2应急措施 7
6.3水上施工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7
6.3.1施工期通航方案 8
6.3.2施工期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8
6.3.3航道基础设施的配备和管理 9
6.4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9
7.附件 11
闽江特大桥水中墩浮桥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闽江特大桥设计施工图纸;
1.2《福建省航道管理办法》;
1.3 施工组织调查资料,桥位现场放样情况,对施工位置的水文地质资料;
1.4 《钢筋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5 《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1.6《浮桥施工技术》;
1.7 项目经理部综合施工能力、施工水平及类似施工管理经验。
2.工程概况
2.1主体工程概况
闽江特大桥(DK3+135.27)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境内,地形陡峻,跨越峰福铁路(DK3+049.9~DK3+056.1处,轨面标高75.88m)、闽江(DK3+102~DK3+575处)与朱熹路(DK3+605.2~DK3+621.6,路面标高80.42m)。桥位处闽江水面开阔、河道顺直,该段河道Ⅳ级航道。左线跨径组合(1×32m+2×24m+7×32m)单线简支T梁+(2×32m+2×24m+2×32m)双线简支T梁+1×(118+216+138+83)m双线刚构连续梁;右线跨径组合为(1×24m+1×32m+1×24m+7×32m)单线简支T梁,全长L=1066.41m,右线L=318.18m。
闽江特大桥主桥为(118+216+138+83)m双线刚构连续梁,第17#~18#墩主跨跨径为216m。闽江特大桥17#、18#主墩承台尺寸均为30.25m×19.75m×5m,主墩基础为24根Ф2.5m钻孔灌注桩基础,主墩基础位置平均水深17m。
2.2水文资料
闽江特大桥于DK3+102~DK3+575处跨越闽江,线路法线与水流方向夹角为97。,汇水面积F=42320km2,流量Q1%=33200km3/s,设计水位为73.87m,流速为3.92m/s。
2.3 通航资料
闽江特大桥位于西溪与建溪两江汇流口下游7km,河道微弯、航槽基本稳定,与上游废弃桥墩相距140m,河段规划为四级航道,最高通航水位69.02m,最低通航水位57.02m。2010年10月份测时水位为57.9m,施工水位为62.52m。
2.4 工程地质
闽江特大桥16#~19#桥墩位于江中,均为钻孔桩基础,钻孔桩穿过地层为花岗闪长岩,其中(5)2花岗闪长岩:灰黄色,灰褐色,强风化,σ0=550kPa;(5)3-1花岗闪长岩:灰白色,麻灰色,弱风化,σ0=700kPa;(5)3-2花岗闪长岩:灰色,麻灰色,灰黑色,弱风化,σ0=700kPa。
3.施工方案及工艺
本桥17#、18#墩为主墩,根据该桥处地形、水文、地质情况,结合汛期闽江江水流态及相邻跨闽江桥梁施工浮桥及浮桥施工经验教训,我部调整将原设计水中栈桥改为浮桥方案。从闽江两岸临时码头分别向16#墩至17#墩及19#墩至18#墩搭设浮桥作为人行通道及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通道,钢筋及模板等材料采用浮吊吊装运输船进行运输。
闽江特大桥17#墩及18#墩浮桥长度为90m,浮墩4个,单跨跨径拟定为27m。
荷载标准:行人及混凝土输送管通过。
浮桥宽度:浮桥搭设宽度为2.5m。
3.1闽江特大桥浮桥施工
3.1.1设计说明
浮桥桥面宽度为2.5m,桥跨为(6m+27m+27m+27m+6m)×宽×高)为9m×2.7m×1.65m,分水节尺寸(长×宽×高)为4.5m×2.7m×1.65m,组拼浮墩尺寸(长×宽×高)为13.5m×5.4m×1.65m,单个拼装浮墩自重为14t。在浮墩上先安装纵向分配梁(2×I25工字钢),然后在纵向分配梁上安装横向分配梁(2×I25工字钢),在横向分配梁上安装3片纵向贝雷片作为浮桥承重梁,贝雷梁与分配梁用“U”型螺栓连接,与下部工字钢通过限位卡焊接牢固,贝雷片之间采用90cm的连接片进行连接。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