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ppt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AmericaRussia与必修模块的联系:课标比较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必修1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课标:0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了解20世界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而选修3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的课程:02(2)教材内容的比较一、两极格局的形成二、冷战的开始三、美苏争霸四、两极格局的结束一、美苏争锋二、新兴力量的崛起三、走向多极化必修1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内容:选修3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教材内容:两大模块框架结构:新兴力量的崛起两极格局结束冷战开始华盛顿的“和平鸽”徒有其表,其本质则是一枚导弹。01二战结束02两极格局形成03美苏争霸(争锋)04走向多极化(3)本专题知识框架和线索:冷战的开始美苏对峙对峙走向缓和雅尔塔体系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发展第一课和平演变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冷战的开启冷战的表现(柏林危机)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美苏争霸)多极化战争结束,盟友关系破裂(原因)雅尔塔体系形成为两极格局形成提高了条件西欧:英法削弱,德日意为战败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苏联:提高了政治地位和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1、背景一、两极格局形成2、形成(1)雅尔塔体系形成①“铁幕”演说揭开序幕②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③马歇尔计划④北约建立(2)资本主义开启冷战(3)苏联应对①1947年成立工人党情报局②经济互助委员会③1950年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④华约建立(4)形成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标志着二战后欧洲出现了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世界出现两级格局形成华约北约《北大西洋公约》,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美国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军事上经济上建立北约1949马歇尔计划1947美国冷战措施影响:复兴西欧经济,美国从政治、经济上控制西欧苏联的应战经济上军事上影响:反击美国冷战政策,加强对东欧的控制《华沙条约》,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标志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经互会”1949建立华约1955赫鲁晓夫肯尼迪扳手腕反映美苏什么态势?优势在哪一方?反映美苏争霸的态势,优势在美方二、两极格局的终结1、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德国重新统一,成为冷战结束的重要标志之一孩子们试图翻越柏林墙眺望柏林墙外的亲人2、两极格局的影响(1)积极: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2)消极:体现出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如:分区占领德国;对朝鲜北纬38度线的划分;引发了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想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①美苏实力均衡,相互制约,在半个多世纪里避免了新世界大战的发生;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借鉴经验,吸取教训,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③面对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由此崛起。国际经济关系是最基本活跃的因素,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发展变化04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的具体表现。03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01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及外交政策的调整。02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规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相同点: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分割世界版图和势力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