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亲密关系暴力防治学术研讨会.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 親密關係暴力防治學術研討會
論文徵稿須知
一、 宗旨
「親密關係暴力」(Violence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是最常見的暴力
形式之一,係發生在配偶、前配偶、同居伴侶(婚姻、離婚與同居關
係)之間的肢體、精神暴力或性虐待的行為。這類型的暴力受害者雖
然有很高的比率為女性,但也可能發生男性身上,且無論是否有婚姻
關係,只要具有同居或共同生活的事實均可能發生,甚至在同性伴侶
之間也都是很常見的現象。
幾乎在所有的社會、文化或歷史上都存在著親密關係暴力的複雜
問題。自從 1993 年世界人權大會倡議“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宣言
(Declara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以來,國際社會
已取得一致性的共識,將親密關係暴力視為國家相當重要的公共政策
議題。然而,要對這樣的議題進行深入研究並不容易,原因在於被害
人與加害人雙方是彼此熟識的,甚至就是自己最親密的伴侶,礙於情
感面而不願意揭露。此外,對於強暴的錯誤認知及迷思,也經常讓被
害人陷入眾人責備或譴責之困境,例如當女性報告被陌生人進行性侵
犯時,她們往往會比處於親密關係暴力中的女性獲得更多的同情。許
多人會把陌生人性侵犯視為一種攻擊,但卻沒有以同樣的方式來看待
1
親密伴侶的暴力現象,他們只會看到這個女性自願留在這個關係中,
進而譴責被害人。
根據 2005 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調查結果顯示,10 個國家合計 2.4 萬名婦女中約有 50%至 95%的婦
女曾在親密關係中遭受身體虐待,但卻從未向警察、非政府組織或庇
護所尋求協助。 2010 年全美親密伴侶與性暴力研究( National
Intimate Partner and Sexual Violence Survey )針對全美 16,507 成年
人進行電話訪問,結果顯示 1/4 受訪女性表示曾被伴侶痛毆;1/7 受
訪男性表示曾遭親密伴侶暴力。而我國從 1998 年通過<家庭暴力防
治法>,且在 1999 年於全國各縣市成立「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
心」,開始推動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以來,家庭暴力通報案件數亦逐年
攀升,由 2001 年 34,348 件增加到 2017 年 118,586 件。在 2017 年
家庭暴力通報案件中,以「親密關係暴力」(包括婚姻、離婚與同居
關係)通報案件數所占比例最高(約為 55%左右) ,而兒少保護、老人
虐待與其他四親等家庭暴力之通報案件數則約佔 45%左右。
親密關係暴力不僅嚴重戕害被害人的身心健康,其衍生的社會成
本更難以估算,例如一項針對台灣南部 109 名婦女歷經家庭暴力的調
查結果顯示,93.6%的婦女在受到虐待後會表現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之特徵,甚至出現低自尊、重度憂鬱及自殺的後果。
2
基此上述背景,本次會議的主題將訂為「親密關係暴力防治」,
期待藉由舉辦本次研討會來創造多元對話空間,增進跨界整合資源,
並希望透過專題演講與論文發表等活動之舉辦,邀請學者、教育專業
人員、司法人員、中小學教師、社工及輔導人員、醫護人員、民間團
體、社會大眾等,共同關心親密關係暴力防治,經由此研討會的對話,
集思廣益,提出因應策略,有效應對相關問題。
二、 主辦單位
(一) 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
(二) 台灣性學會 (地址:高雄市燕巢區橫山路59 號)
(三) 馬來西亞性學會
三、 協辦單位
(一) 樹德科技大學應用社會學院
(二) 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中心
四、 活動規劃
本研討會將分三場次進行,上午場次及下午場次前半部邀集產官學界專家進
行專題講座,下午場後半部為論文口頭與海報發表。
五、 參加對象
對親密關係暴力防治研究與實務有興趣之機關團體、學校教師、衛生醫療人
員、社會工作服務、司法等專業人士。
3
六、 徵稿範圍
本研討會特別歡迎如下主題之研究、技術報告或應用案例參與發表:
(一) 親密關係暴力的本質
(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