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品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docx
装饰品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
总则
1.目的:为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规范信息化管理,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保障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及与公司信息化系统相关的所有活动。
信息化管理组织与职责
1.信息化管理小组:由公司管理层、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业务部门骨干组成,负责公司信息化战略规划、重大信息化项目决策等。
2.信息技术部门职责:负责公司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升级;制定和完善信息系统操作规范;保障信息系统安全;为各部门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3.各业务部门职责:提出本部门信息化需求;配合信息技术部门进行系统建设和优化;负责本部门业务数据的录入、维护和安全管理;按照规定使用信息系统,遵守操作规范。
信息系统建设管理
1.需求调研与分析:业务部门提出信息化需求,信息技术部门进行调研和分析,形成需求规格说明书。
2.项目立项与审批: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信息技术部门编制项目立项报告,提交信息化管理小组审批。审批通过后,项目正式立项。
3.系统选型与采购:对于需要采购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组织选型工作,通过市场调研、产品评估等方式,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和产品。采购过程严格按照公司采购管理制度执行。
4.系统实施与验收:系统供应商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系统实施,信息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系统实施完成后,由信息技术部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1.日常运行维护: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监控,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问题,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建立系统运行日志,记录系统运行情况、故障处理情况等。
2.系统升级与优化:根据业务发展和技术进步,信息技术部门适时提出系统升级和优化方案,经信息化管理小组审批后实施。在升级和优化过程中,要做好数据备份和系统切换工作,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3.数据管理:建立数据管理制度,规范数据的采集、录入、存储、使用和维护。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采取数据备份、加密等措施,防止数据丢失和泄露。
信息安全管理
1.安全策略与制度:制定信息安全策略和相关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安全目标、责任和措施。定期对信息安全策略和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
2.网络安全管理:采取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技术手段,保障公司网络安全。加强网络访问控制,根据员工工作需要,合理分配网络访问权限。定期对网络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系统安全管理: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配置,设置用户权限、密码策略等。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防止系统被攻击和破坏。加强对系统管理员的管理,规范其操作行为。
4.数据安全管理: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被窃取和篡改。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在数据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数据访问权限,防止数据泄露。
员工信息化培训与考核
1.培训计划:信息技术部门制定员工信息化培训计划,根据员工岗位需求和信息化水平,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信息系统操作技能、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安全知识等。
2.培训实施: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采用课堂讲授、在线学习、实际操作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对员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一部分。
3.考核与激励:建立员工信息化应用考核机制,定期对员工在信息系统使用、数据维护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核。对信息化应用水平高、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附则
1.本制度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有与本制度相抵触的规定,以本制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