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docx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管理,保证其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采购、储存、保管、调配、使用、运输、销毁等环节的管理。
3.职责分工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协调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药剂科:负责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采购、验收、储存、保管、调配、发放等工作,建立专用账册,定期盘点,确保账物相符。
-临床科室:负责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严格掌握适应证,按照规定开具处方,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和监测。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各环节进行质量检查和监督,对违规行为提出整改意见。
-保卫部门:负责第二类精神药品储存库的安全保卫工作,防止被盗、被抢等事件发生。
二、采购管理
1.采购计划
-药剂科根据临床需求,结合库存情况,每月制定第二类精神药品采购计划,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执行。
-采购计划应详细列出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数量等信息。
2.供应商选择
-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药品生产企业或药品经营企业作为第二类精神药品供应商。
-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索取并留存其《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等复印件。
3.采购合同
-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药品质量标准、价格、交货期、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
-采购合同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相关规定。
4.采购验收
-采购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到货后,由药剂科验收人员按照规定进行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剂型、数量、包装、标签、说明书、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验收合格的药品,填写验收记录,验收人员签字确认;验收不合格的药品,及时与供应商联系,办理退货或换货手续。
三、储存与保管
1.储存设施
-设立第二类精神药品专用仓库或专柜,仓库应具备防盗、防火、防潮、防虫、防鼠等设施。
-仓库内安装温湿度监测设备,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专柜应配备必要的防盗设施,如保险柜等。
2.分类存放
-第二类精神药品应按照品种、规格、剂型、批号分类存放,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不得与第二类精神药品混存。
3.双人双锁管理
-专用仓库或专柜实行双人双锁管理,仓库钥匙分别由两人保管,开启时两人同时在场。
-保险柜钥匙由保管人员和负责人分别保管,开启时两人同时在场。
4.库存管理
-建立第二类精神药品专用账册,详细记录药品的购进、验收、储存、发放、调配、使用、回收、销毁等情况。
-专用账册应保存至药品有效期满后不少于5年。
-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盘点,做到账物相符。如发现账物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5.安全检查
-保卫部门定期对第二类精神药品储存库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仓库设施设备的完好情况、防盗措施的落实情况、双人双锁管理的执行情况等。
-药剂科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药品的外观、包装、有效期等。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储存安全。
四、调配与使用
1.调配人员资质
-调配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调配人员应熟悉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品种、规格、适应证、用法用量等知识。
2.调配流程
-调配人员应凭医师开具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调配。
-处方应书写规范、清晰,不得涂改。如有涂改,医师应在涂改处签名并注明日期。
-调配人员应对处方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诊断、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数量、用法用量、医师签名等。
-审核合格的处方,按照规定进行调配,调配完成后,核对处方与调配药品的一致性,无误后签字确认。
-将调配好的药品发放给患者,并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3.使用管理
-临床科室应严格掌握第二类精神药品的适应证,按照规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