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1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作业规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08201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PAGE
PAGE 2
第一章 概 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表1-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
煤层名称
大煤
水平名称
-240
采区名称
东南区
工作面名称
08201
地面标高(m)
143.9~155.7
工作面标高(m)
-235.2~-324.4
地面位置
工作面位于羊牛薛铁路两侧,瓦斯罐及牤牛河东南,二坑矸石山以南。
井下位置
及四邻
采掘情况
工作面北部以FYR11断层及其分支断层F201-12为界,东南部以F201-11断层为界,东北部以8237(中层)采空区为界,西南部以F201-9断层为界。
回采对地
面设施的影响
工作面回采对羊牛薛铁路线及铁路桥有一定影响。
走向长(m)
195~242
倾斜长(m)
62~116
面积(m2)
17459
221
79
第二节 煤 层
表1-2 煤 层 情 况 表
煤(矿)层总厚(m)
5.3~6.1
煤层结构(m)
煤层倾角
(°)
17°~23°
5.8
0.6(0.05)2.7~3.0(0.5~5)0.7~1.1(0~0.14)1.3~1.4
18°
煤层情况描述
该工作面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2号煤(大煤),煤厚5.3~6.1m,平均厚度5.8m,其结构复杂,普遍含三层夹石,其中顶夹石及底夹石较稳定,中夹石不稳定。顶夹石厚0.05m,为炭质粉砂岩,距顶板0.6m。中夹石厚度(0.5~5m),底夹石厚(0~0.14 m),为炭质粉砂岩,距底板1.3~1
M
(水分)
A
(灰分)
V
(挥发份)
Q
(热量)
FC
(固定碳)
S
(硫)
Y
胶质层指数
工业牌号
0.2
22
21
6000
57
0.4
60
JM(焦煤)
第三节 煤 质 情 况
表1-3 煤 质 情 况 表
第四节 煤 层 顶 底 板
表1-4 煤 层 顶 底 板 情 况 表
顶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 性 特 征
老顶
中粒砂岩
11.0
以浅灰色石英为主泥硅质胶结,含碳线
直接顶
细粒砂岩
5.00
深灰色,植物化石丰富,质地较软
直接底
砂质页岩
2.00
深灰色,含泥质及碳质,植物化石丰富
老底
细粒砂岩
8.00
黑色细粒粉砂岩,组织较细,植化石极少,含钙质、矽质结核
第五节 地 质 构 造
表1-5 地 质 构 造 情 况 表
地
质
构
造
情
况
概 述:
该工作面煤层走向为N17°E~N23°E,倾角17°~23°,平均倾角18°。根据已揭露的资料,本工作面断层构造较发育,预计回采过程中将揭露12条断层,其中F201-11、F201-12、FYR11为该工作面的边界断层。(详见08201工作面回采地质图及下表。)
构造名称
走 向
倾 向
倾 角
性 质
落 差(m)
对回采的
影响程度
FYR11
N42°E
SW
55-62°
正
23-55
小
F201-1
N16°E
NW
70°
正
1.5
小
F201-2
N15°E
SE
60°
正
1.0
小
F201-3
N19.5°E
NW
70°
正
2.5
小
F201-4
N19.5°E
NW
70°
正
0.7
小
F201-5
N9-19°E
NW
70°
正
2.8-3.0
小
F201-6
N19.5°E
NW
70°
正
0.4
小
F201-7
N19.5°E
NW
70°
正
0.5
小
F201-8
N60°E
NW
55°
正
0.5-12
较小
F201-9
N67°E
NW
45°
正
5.0
小
F201-10
N76°E
NW
77°
正
1.0
较小
F201-11
N53°E
SE
60°
正
5.0
小
F201-12
N69°E
NW
60°
正
21
小
第六节 水 文 地 质
1、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回采过程中不受水害威胁。
2、工作面水害隐患主要来自大煤顶板砂岩水,预计工作面回采期间正常涌水量0.1 m3/min,最大涌水量在
3、工作面存在多处低洼处,易积水,可造成巷道堵塞,无法通风和行人。为保证工作面正常开采, 在工作面运料巷低洼处备泵排水,排水能力不小于0.5 m
4、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位于煤系地层的底部,该含水层近年最高水位为+125米。根据附近钻孔资料,本工作面煤层距下伏奥陶系灰岩含水层顶面152m,开采最低标高为-324.4m。隔水层底板承受的水压为4.49Mpa。突水系数0.0
5、本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与相邻的8215、东南区Ⅱ块、东南区Ⅲ块、8237等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基本一致,通过临近工作面的安全开采,说明08201回采工作面煤层底板隔水层能够满足《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
第七节 影响回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