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本体检修技术规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锅炉本体检修规程
1.总则
1.1 本规程适用于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公司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装置208-1#、2#两台高压锅炉本体的维护和检修。
1.2 在锅炉本体检修中,应同时执行下列规程中的有关部分:
《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SD167-8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SDJ245-88)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J56-79)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07-92)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SD107-83)
《化学监督制度》(SD246-88)
2. 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质量
2.1.1 锅炉本体下列附件、附属装置齐全、校验合格、动作灵敏、准确、可靠。
a.现场液位计、电视监视液位计、辐射式液位计、电接点液位计。
b.汽包安全阀、过热器弹簧安全阀、过热器电磁安全阀。
c.各部位压力表、温度计。
d.高低位水位报警系统、联锁系统正常。
e.给水调节阀、蒸汽和给水流量计。
2.1.2 设置在现场的操作、调节机构的实际动作方向与控制室DCS上显示的开(增)关(减)方向一致,开度相符。
2.1.3 需投入的电气保护、联锁装置、热工仪表、远程操作装置、音响讯号、事故按钮,以及电动蒸汽阀、过热器对空排汽阀、燃油系统电磁阀等,均试验合格、动作灵活,指示正确。
2.1.4 指示、自动记录表计运行正常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2.1.5 水、汽通道无结垢,烟气通道无积灰和杂物;固定装置牢固,导向装置滑动自如;排汽、排污管路通畅;事故处置装置安全可靠。
2.1.6 金属、化学监督范围的全部部件经检查或检验合格。
2.1.7 各焊缝、人孔门、手孔门、疏水装置、法兰结合面、排汽及排污装置无泄漏。
2.1.8 绝热层充盈、金属护板、壳罩完整,当周围空气温度为25℃时,外壁温度不超过50℃。
2.1.9 本体部位膨胀指示器完整、指示清楚,膨胀侧无阻碍物。
2.1.10 管道涂色、介质及流向标志醒目、正确。
2.2 运行状况
2.2.1 锅炉出口蒸汽的压力、温度、流量、品质均能达到设计规定且长期正常运行。
2.2.2 锅炉热效率(低热值)应达到:
MCR 90.53% 70%MCR 90.13%
2.2.3 日常照明及事故照明安装齐全,能全部投用。
2.3 技术资料
2.3.1 锅炉本体总图、热力系统图、汽水系统图、热膨胀总图、基础负荷图、计算书、说明书、有关改造及变更资料、安全竣工验收资料等齐全。
2.3.2 制造厂提供的备件、附件、易损件图纸齐全,且与实物相符。
2.3.3 历次检修、改造、验收记录和测试数据、报告齐全。
2.3.4 金属、化学技术监督的记录、检查和检验报告齐全。
2.3.5 运行记录,缺陷处理及事故处理、安全阀校验记录齐全。
2.4 设备及其环境
2.4.1 锅炉本体、运行层、零米层整洁,平台、楼梯及过道通畅、无杂物。
2.4.2 本体及附件的静密封点泄漏率在0.5‰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在2‰以下。
3. 常见设备故障处理方法
3.1 汽包
3.1.1 裂纹
裂纹多发生在管孔和封头弯曲地带的圆周方向,呈环形。若管孔周围呈蓝黑色,系汽包壁金属发生苛性脆化,亦可能存在细微裂纹。
处理方法:采用电焊补焊,焊补方法如下。
a. 在裂纹的两端点处钻阶梯形小孔或直孔(裂纹不深时)如下图。
b.沿裂纹打V形或U形坡口,当裂纹深度接近汽包壁厚或已贯穿时,坡口应修成X形或双U形,如下图。图中各尺寸见表。
汽包壁厚,mm C,mm P,mm R,mm a A1 100 2~3 2-0.5+1.0 6~10 65o±5o 65o±5o
c.坡口两侧的汽包壁应打磨光洁,宽度大于10mm。
d.使用的焊条材料应与汽包壁母材相同,按制造厂规定,焊接前应对焊接区及周围的汽包壁进行预热,焊接后应对焊缝及周围进行高温回火处理。
e.相叠的两道焊缝的焊接方向应相反,较长的焊缝应采用分段变向焊接。
f.裂纹深度超过15mm时,具体处理方案应由有关部门决定。
3.1.2 汽蚀和锈蚀
汽蚀和锈蚀多发生在汽水分界面处,可采用电焊补焊,补焊方法与处理裂纹的方法基本相同。
3.1.3 管口泄漏
此类泄漏多因管子焊口的焊缝存在缺陷造成。处理方法参照处理裂纹的方法。
3.1.4 人孔门泄漏
处理方法:检查消除人孔门盖及锅炉汽包密封面处的径向沟槽;更换密封垫片;紧固人孔螺栓。
3.1.5 膨胀指示失灵
处理方法:消除影响膨胀指示器指针自由伸缩的阻碍物;清除汽包活动支座处的阻碍物。
3.1.6 弯曲
处理方法:
a.统一汽包周围的长度方向上的绝热材料,使其敷设均匀。
b.正确执行点、停炉操作规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