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焦化装置首次开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装置全面检查
一、检查要求
车间统一安排,组织车间全体人员进行认真检查,做到班组、技术人员、车间领导三级确认。
装置边界管线要查到装置界区阀门处法兰。
检查要严格按照设计(包括设计变更单)和生产要求认真进行,逐项做好详细记录,以便备查。
专人对检查结果逐项消项。
二、检查内容
(一)工艺检查
施工项目清理:检查有无遗漏项目和未完成项目。
检查装置各区域的工艺流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管线的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和生产要求。
管线上阀门、法兰、垫片和螺栓是否符合设计和生产要求。
仪表控制方案是否满足设计和生产要求。
流量计、温度计、压力表、热电偶等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安全阀安装的位置是否正确,定压值是否符合要求,有无铅封标记,前后截止阀、副线阀是否齐全。
管线热力补偿、支架选型是否正确,托架是否灵活好用,支架基础是否牢固。
管线伴热、保温、刷漆、标识是否符合设计、生产要求。
装置各区域内下水井、明沟要清理疏通,保证畅通,明沟、下水井要盖好盖子。
进、出装置动力系统、工艺系统管线等对接是否正确合理。
(二)设备检查
塔、容器检查
检查塔和容器的安装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检查塔体和容器各处接头和焊缝的质量情况。
检查塔体和容器各部位开孔连接短管、阀门、螺栓、垫片的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规范和生产要求。
检查塔和容器附件、压力表、温度计、热电偶、液面计、浮球、安全阀、放空阀、消防线等是否齐全好用。
检查塔体和容器基础有无下沉和裂缝现象,地脚螺栓有无弯曲、脱扣和松扣现象。
检查塔内构件是否按规定安装,浮球、过滤网等是否安装合适,螺栓是否牢固。
检查塔和容器设备接地线安装是否完好并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塔和容器内部是否清扫干净。
确认塔、容器各出入口及仪表引出线是否畅通。
加热炉检查
检查加热炉的炉体附件是否安装完毕,所有焊缝的焊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加热炉的炉管、炉管吊架、炉管弯头安装是否合理。
检查加热炉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热管有无损坏现象。
检查炉体的耐火砖、保温层、保温材料、烟道衬里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看火孔、防爆门、烟道挡板是否灵活好用。
检查各测温点、取压点、取样点的位置是否准确、齐全,温度计、压力表、热电偶、氧化锆分析仪,是否全部安装完毕,热电偶的套管材质是否符合要求。
所有的火嘴及其附属设备是否满足设计和生产要求。
引风机、鼓风机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风门等是否好用。
消防蒸汽、汽带及消防设施是否齐全好用,灭火蒸汽位置是否正确。
炉子内外卫生打扫干净。
冷换设备检查
检查冷换设备的封头、垫片、螺丝是否符合安装要求。
检查出入口温度计套管,压力表是否齐全好用。
检查空冷器、空冷风机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润滑情况是否良好。
各扫线点、低点排空是否齐全、通畅。
检查冷却器自由端地脚螺栓安装是否符合要求(第一个螺帽把紧后,后退两圈,然后将第二个螺帽把紧)。
换热器保温是否齐全。
机泵的检查
机泵的安装是否符合技术规范。
所有的机泵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电机的选型和泵是否配套。
机泵的防护罩、地脚螺栓、电机的接地线是否完好并符合设计要求,电机的接线是否封严。
机泵的基础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润滑油、封油、冷却水、预热系统是否符合生产要求,盘车是否灵活。
高温热油泵的配管是否符合设计规范。
机泵的排空、压力表、入口过滤器是否按规定安装好。
单向阀的安装是否要求(重点检查单向阀型号、水平或垂直安装、介质流向)。
管线的检查
检查管线的材质、管径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包括放空、吹扫线等)。
管线的配管是否符合设计规范及生产的要求。
检查管线的焊接质量情况。
保温、伴热、隔热是否符合要求。
扫线、放空管线及阀门是否符合要求。
(三)除焦系统的检查(详细检查内容见后附除焦专门方案)
检查高压水泵的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规范,高压法兰是否有安全防护措施,盘车是否灵活,润滑油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三位阀是否灵活好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检查钻机、塔底盖装卸机的安装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钻杆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
(四)系统检查
检查水、汽、风、氮气、高低压瓦斯系统等公用介质的流程、走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能否满足生产需要。
检查所有进、出装置管线流程是否正确,盲板是否齐全、正确,与系统对接能否满足生产要求,标识是否正确。
检查含油污水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畅通。
(五)安全、环保检查
检查塔、容器、加热炉、换热器等设备接地安装是否合适。
所有的安全消防设施是否设计合理并齐全好用。
转动设备是否装好防护罩。
加热炉瓦斯高点放空、防爆门是否符合要求。
装置所有照明要完好。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仪是否符合设计和生产要求。
劳动保护设施是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中子料位计安装是否有安全标识和防护措施。
检查设备的平台、梯子、护栏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所有垃圾、易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