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
授课者:李立兰
南安国光初级中学
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人教版)七年级第三章中的第四节,是初一年级刚进入世界地理学习的第二大内容,起着为世界地理学习的过度和基础作用。世界的气候是地理知识中的重点之重、难点之难,内容由“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世界的气候类型、世界气候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五部分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其中世界的气候类型和分布是基础。本课时学习的是“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世界的气候类型、世界气候的分布”这三个内容。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在前面学过多变的天气、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这些气候相关知识,但他们对整个世界的气候类型和分布状况等了解较少,在头脑中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概念,而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对于他们来说,知识都隐藏在图表中,学生单独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有限,要把握好这一节内容有一定难度。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授课,引导学生读图并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到抽象的思维方式,使学生通过比较法和归纳法认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世界气候类型和分布,提高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现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总体设计思想说明:
彻底改变“师讲生听”的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比较法和归纳法。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达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科学有机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不立刻下判断,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尝试,多探究;教师专心倾听学生的叙述,接纳学生反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共同评价。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利于知识的内化和学习效果的强化。
四、教学目标设计
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强,知识较枯燥,直观感不明显,所以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考虑到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一)使学生理解并实际运用“气候”这一术语;会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能区别“气候”与“天气”。
(二)了解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
(三)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2.能力目标:
(一)让学生能使用规范的方法途径来描述天气和气候
(二)使学生能运用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名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丰富多彩,地区差异显著,同时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和愿望。
五、教学重点:
1.重点
(一)区别“天气”与“气候”。
(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难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意图 知识链接同学们,大家好。前面我们学习了“多变的天气”这节内容,通过学习大家知道天气预报的作用,喜爱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今天的天气如何?
我们还听说某某地方气候怎样怎样,课件——天气与气候的比较
时间
天气
短
气候
长
⑶、[活动]
看看下面几句话,哪些是说天气的,哪些是说气候的?
昆明四季如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明天大风降温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小楼昨夜又东风
终年干燥少雨
冰城年年瑞雪飞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承转]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如何区别天气和气候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人们在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时,一般只注意两个方面,现在请同学们试用一句话概括A、B、C三地的气候特点。
[归纳]
2、气候的要素:气温和降水
[活动]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热带
温带
寒带
[学情预设]
学生自己的读图归纳能力还没有养成。我首先让学生们通过两个人一小组进行读图、分析、归纳;然后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引导学生自己通过读图得出结论。
[承转]
大家有没有发现,热带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四种,温带有五种,为何同一个温度带会有不同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那么,降水的影响使得气候类型分布如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活动,填个表格。
⑵阅读图3.23,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的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大陆西岸
大陆内部
大陆东岸
[复习总结]
世界气候类型是多样的,除了我们季风气候外,世界其他地区还存在许多种气候类型。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气温的组合不同,所以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也不同。了解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为我们今后出国工作、旅游、学习等都有指导意义。
那么,为什么世界各地有不同的气候类型?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思考,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前后知识的衔接
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学会地理概念的比较,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