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尺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团体标准《荔枝尺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1、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
20202
根据广州市标准化促进会标准立项通知(穗标促〔〕号),《荔
枝尺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列入2020年团体标准化项目。本标准由广东省
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出并组织调研、试验和起草制定。
广东是我国荔枝的主产区,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和年产量均居全
国之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荔枝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以
尺蛾为主要类群的荔枝食叶害虫在荔枝稍期发生危害愈发严重。据统计,
该类害虫为害所造成的对荔枝龙眼叶片的损失占病虫害所造叶片损失的
80%以上。荔枝尺蛾幼虫大量吞食荔枝龙眼叶片,尤其是嫩梢嫩叶,往往一
夜之间便将梢叶蚕食干净,致使新梢无法抽出,无法形成结果母枝,严重
影响来年成花坐果,对荔枝龙眼的高产稳产造成威胁。荔枝尺蛾是荔枝龙
眼梢期最重要的害虫,对该虫的防治也是荔枝龙眼梢期管理的重中之重。
荔枝尺蛾防治做好了,也能兼治其它为害荔枝龙眼叶片的害虫。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广东各地对荔枝尺蛾的防治技术水平较低,防
控盲目性大、手段单一,对化学农药过于依赖,农药乱用滥用现象普遍,
造成大量的无效消耗,对荔枝的安全种植造成威胁。
目前,有关荔枝尺蛾生物生态学、田间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等方面的
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也有成熟的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
但是,由于荔枝尺蛾防治技术标准的缺失,各地在防控无准则参考和遵从,
大量先进的防控方法得不到大范围应用,其系统效应也无从发挥。再者,
随着荔枝龙眼产业的日益规模化和集约化,专业化统防统治的需求日渐增
加。但由于缺乏荔枝尺蛾防治技术标准的指导,荔枝害虫专业化统防统治
1
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生产实际的需求。显然,制定荔枝尺蛾防治技术标准已
成为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的需求。
目前,涉及荔枝尺蛾防治的标准有农业行业标准“热带作物主要病虫害
防治技术规程荔枝”(NY/T1478-2013)和广东省地方标准“龙眼生产技术规
”DB44/T261-2005215
程()等个。前者对种荔枝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进行
规定,其中所涉及的荔枝尺蛾防治的内容仅从策略性的角度对农业、物理
和化学防治进行概述,但并未对上述防治技术措施的实施时间和实施流程
进行说明,难以按此进行实际操作。而后者主要从园地选择、果苗定植、
肥水管理和促花保果等方面对龙眼种植和栽培进行规定,对病虫害防治着
墨甚少,仅提纲挈领地从防治原则上要求将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
结合,但没有给出防治荔枝尺蛾的技术方案。为了能更有效率地减少荔枝
尺蛾发生危害,保障荔枝龙眼高产稳产和安全种植,有必要将荔枝尺蛾的
先进防治技术进行梳理和整合,制定一套荔枝尺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让
好技术和好方法的系统效益得以充分发挥。荔枝尺蛾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的
制定将为现行荔枝害虫防治标准体系提供必要补充。
项目组成员长期从事荔枝尺蛾防控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有扎实
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近年来主持承担有关荔枝尺蛾生物生态学、
田间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研究的项目2项,发表论文10篇,与我省各荔枝
龙眼种植区的专业合作社、农业管理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有着良好的合作
关系,成果众多,有能力完成项目的各项内容。同时项目依托单位有健全
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2、主要工作过程
本标准严格按《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的要求和规定编制起草。制定本标准的关键是力求易操作,易推
广,语言表述规范,用语简明准确,结构严谨,布局合理。
2
在编制的过程中认真学习了有关标准化的文件,在整理、总结历史资
料和大量的研究文献的同时,参考了其他害虫防治技术规范的编制方法。
同时,深入调查荔枝尺蛾在广东荔枝产区的分布及为害情况,基本掌握我
省荔枝尺蛾主要种类、分布及其生物生态学规律,并对虫情调查时间、方
法、调查对象、防控技术措施实施的时期、作用对象以及荔枝物候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