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科研的一些总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1)统计学是关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达和解释的普遍原理与方法的一门科学。
(2)随机事件:随机现象每一个可能的结果,简称事件,常用字母A,B,C,…表示。
(3)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客观度量指标,随机事件A的概率记为P(A)。
(4)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X轴上与正态曲线下所夹面积恒等于1,即正态曲线下面积恒等于1。
(5)χ2分布是一种连续型分布。
(6)连续型随机变量最基本和常用的分布:正态分布
二
(1)选择样本的两个方法: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2)概率抽样的方法:等概率抽样、非等概率抽样
(3)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4)设计:专业设计、统计设计
(5)统计表可分为简单表、复合表(组合表)
(6)自然界的现象可分为两种:必然现象、随机现象
(7)随机变量可分为: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
(8)离散型概率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
(9)数据的分布形状:对称分布和偏态分布。
(10)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①原假设为真而被拒绝的错误称为第一类错误,也称I类错误,犯I类错误的概率记作α。②原假设为不真而被接受的错误称为第二类错误,也称II类错误,犯II类错误的概率记作β。
三
(1)资料的三个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2) 统计表的三个制表原则
① 重点突出,一张表一般只表达一个中心内容。
② 统计表如同完整的一句话,要有描述的对象和内容。
③ 统计表应简单明了,一切文字、数字和线条都尽量从简。
(3)医学科研设计:调查设计、实验设计、临床实验设计
(4)连续型概率分布: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
(5)样本率的分布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总体率π相同时,样本量越大,样本率的分布越趋向对称。
②样本量n相同时,π偏离0.5,样本率的分布呈偏态分布。
③总体率π=0.5时,样本率呈对称分布。
(6)假设检验三个基本步骤:
①建立假设与确定检验水准(α)②确定检验方法,计算统计量③确定P值作出推断结论
实验研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处理因素、研究对象和实验效应。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随机原则和重复原则。
实验性研究中对照组设置必须具备3个条件:
①对等:除研究因素外,对照组(实验对象)具备与实验组(实验对象)对等的一切因素。
②同步:设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在整个研究进程中始终处于同一空间和同一时间。
③专设:任何一个对照组都是为相应的实验专门设立的。
(10)描述集中趋势的主要统计指标有:算数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
四
(1)医学统计工作的四个基本步骤:
①统计设计:包括调查、实验设计。
②收集资料:取得准确可靠的原始资料
③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清理、改错,数量化
④分析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2)科研选题的四个原则:
①创新性:包括探索和创新两个连续的过程,创新就是选择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是本学科的空白点,或者将会在理论上或应用上有新的发展和补充。
②科学性: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符合客观规律。
③先进性:先进性是相对的,有国际先进和国内先进。 更重要的是结合实际条件选择适合的先进技术。
④可行性:研究课题的主要技术指标实现的可能性。它包括人、财、物的支持和工作基础。
(3)等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4)文献检索的几种查法:
①先查国内文献,再查国外文献
②先查综述性文章,后原始文章
③先近期后远期
④先核心期刊后一般期刊。
(5)计量资料频数表的编制步骤
①求极差②决定组数和组距③列出组段④划记计数
(6)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①揭示计量资料分布的特征②描述计量资料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③便于发现可疑值。④简化统计指标的计算
(7)四种基本抽样方法: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
五
(1)文献检索的五个要点:
①有助于认识本课题的重要性
②了解有关的既往研究工作情况
③了解有关研究现状
④寻找可借鉴的研究方法
⑤注意有关的不同见解与争论。
(2)五个概率分布:连续型概率分布: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
离散型概率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
(3)离散趋势的描述:①全距②分位数区间③方差④标准差⑤变异系数
(4)样本均数的分布有以下五个特点:
①各样本均数未必等于总体均数
②各样本均数间存在差异
③样本均数的分布很有规律,围绕总体均数,呈现中间多,两边少,左右基本对称,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④样本均数的变异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