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预防和理疗.pptx
冠心病的预防和理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次讲解将深入探讨其预防和理疗方法,帮助您全面了解如何保护心脏健康。作者:
什么是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壁发生粥样硬化病变。这会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影响心肌血液供应。主要类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和治疗方法各有不同。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1全球与中国发病情况冠心病是全球首要死亡原因,每年导致近900万人死亡。中国冠心病患者已超过1100万,呈上升趋势。2人群分布特点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但女性绝经后风险显著增加。年龄是主要危险因素,40岁后风险逐渐增大。
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学初始损伤内皮细胞受损,低密度脂蛋白渗入血管壁。炎症反应开始,白细胞聚集于此。斑块形成脂质堆积,平滑肌细胞增生。纤维组织包裹形成斑块,血管壁增厚变硬。血管狭窄斑块逐渐增大,导致血管腔狭窄。血流受限,心肌供血不足,出现缺血症状。急性事件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完全阻塞冠脉时,心肌细胞坏死,发生心肌梗死。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可控因素年龄:随年龄增长风险上升性别:男性风险较高家族史:亲属早发冠心病1可控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压力大、不健康饮食2
高血压与冠心病高血压的影响机制持续高压迫使心脏加倍工作,增加心肌耗氧量。同时加速动脉硬化进程,损伤血管内皮。血压控制目标一般人群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冠心病患者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目标更严格。降压策略生活方式改变:低盐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血脂指标理想水平增加冠心病风险总胆固醇<5.2mmol/L>6.2mmol/LLDL胆固醇<3.4mmol/L>4.1mmol/LHDL胆固醇男>1.0,女>1.3<0.9mmol/L甘油三酯<1.7mmol/L>2.3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是坏胆固醇,会在血管壁形成斑块。高密度脂蛋白(HDL)是好胆固醇,可帮助清除血管中的胆固醇。
糖尿病与冠心病血糖升高持续高血糖状态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血管通透性增加,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动脉硬化加速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血管炎症反应更严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更快更广泛。血栓形成倾向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系统激活。血栓形成风险增高,斑块破裂后果更严重。冠心病风险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率是非糖尿病人的2-4倍。预后更差,心肌梗死病死率更高。
吸烟与冠心病血管收缩尼古丁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液变化一氧化碳降低血氧运输能力。血小板黏附性增加,血液黏稠度上升。直接损伤烟草中有害物质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戒烟益处戒烟1年冠心病风险降低50%。5年后风险接近非吸烟者水平。
肥胖与冠心病25BMI临界值体质指数超过25kg/m2为超重,超过30kg/m2为肥胖。80cm男性腰围警戒线男性腰围超过90cm,女性超过80cm,为腹型肥胖。3x腹型肥胖风险腹型肥胖者冠心病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腹型肥胖尤其危险,内脏脂肪会分泌多种促炎因子。这些因子干扰胰岛素功能,促进血栓形成,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缺乏运动与冠心病1心肺功能下降心脏工作效率降低2代谢功能异常血糖血脂调节能力下降3血管弹性减弱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受损4久坐生活方式体能下降,肥胖风险增加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累积。规律运动可增强心血管功能,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压,增强抗压能力。
压力与冠心病1急性压力反应肾上腺素和皮质醇释放2心血管系统影响心率血压上升,血管收缩3慢性压力状态血管内皮功能损伤4不健康应对行为吸烟、过食、睡眠不足长期压力会导致持续的生理应激反应,损伤血管内皮,促进炎症反应。同时,压力常导致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间接增加冠心病风险。
冠心病的症状典型症状心绞痛: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常在劳累、情绪激动、寒冷环境下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非典型症状上腹部不适:常被误认为消化不良。下颌疼痛:尤其是下颌角区域。气短:尤其是活动时。疲劳:持续性、不明原因的疲劳。无症状冠心病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尤其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可能在体检中被偶然发现,或直到发生心梗才确诊。
冠心病的诊断方法心电图检查安静状态和运动负荷下记录心脏电活动。可显示心肌缺血、梗死的特征性改变。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诊断方法,可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位置。通过导管注入造影剂,在X线下观察。无创影像学检查心脏CT、核素扫描、超声心动图等。可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和冠脉血流情况。
冠心病的预防策略概述一级预防针对无冠心病人群,控制危险因素1二级预防已患冠心病者防止疾病进展和复发2综合管理药物治疗与生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