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doc

发布:2018-06-11约9.12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课程设计 设 计 题 目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指 导 教 师 院(系、部)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日 期 原始数据 系统接线图如下图所示,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方式接入系统,最大开机方式为4台机全开,最小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机,变压器T5和T6可能2台也可能1台运行。参数如下: E( = 115/kV,X1.G1 = X2.G1 = X1.G2 = X2.G2 = 15(, X1.G3 = X2.G3 = X1.G4 = X2.G4 = 10(,X1.T1 ~ X1.T4 = 10(,X0.T1 ~ X0.T4 = 30(, X1.T5 = X1.T6 = 20(,X0.T5 = X0.T6 = 40(,LAB = 60km,LBC = 40km, 线路阻抗z1 = z2 = 0.4(/km,z0 = 1.2(/km,IAB.L.max = ICB.L.max = 300A, Kss = 1.2,Kre = 1.2,KIrel = 0.85,KIIrel = 0.75,KIIIrel = 0.83 负荷功率因数角为30(,线路阻抗角均为75(,变压器均装有快速差动保护。 图 110kV电网系统接线图 设计要求: 1. 分析线路AB和BC上的保护1 ~ 4的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 2. 为了快速切除线路AB和BC上发生的各种短路(包括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对保护1 ~ 4进行相间距离保护和接地距离保护整定; 3. 画出各个保护的动作特性,并对系统中线路上发生各种短路时保护的动作情况进行分析。 摘 要 电力系统是电能生产、变换、输送、分配和使用的各种电气设备按照一定的技术与经济要求有机组成有一个联合系统。一般将电能通过的设备称为电力系统的一次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母线、输电线路、补偿电容器、电动机及其他用电设备等。对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的设备,称为电力系统的二次设备。当前电能一般还不能大容量的存储,生产、输送和消费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因此,电能的生产量应每时每刻与电能的消费量保持平衡并满足质量要求。 电力作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电力系统是由电能的产生、输送、分配和使用四个环节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基于电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则对电力的维护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对电力维护起重要作用的继电保护,则是电力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作为一种主要的保护手段,有利于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因此,研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就目前而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呈现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是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另一方面是指微型继电,不断发展,其具体内容如下。起步较晚发展迅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主要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和危及安全运行的异常工况,国内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关键词:继电保护;距离保护 目录 1 前言 1 2 运行方式分析 2 2.1 保护1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分析 2 2.2 保护2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分析 3 2.3 保护3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分析 5 2.4 保护4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分析 6 3相间距离保护的配置和整定 8 3.1 保护1的配置和整定 8 3.1.1保护1的第I段整定 8 3.1.2保护1的第Ⅱ段整定 8 3.1.3保护1的第Ⅲ段整定 9 3.2 保护2的配置和整定 10 3.2.1保护2的第I段整定 10 3.2.2保护2的第Ⅲ段整定 10 3.3 保护3的配置和整定 11 3.3.1保护3的第I段整定 11 3.3.2保护3的第Ⅲ段整定 11 3.4 保护4的配置和整定 12 3.4.1保护4的第I段整定 12 3.4.2保护4的第Ⅱ段整定 12 3.4.3保护4的第Ⅲ段整定 13 4接地距离保护的配置和整定 14 4.1 保护1的配置和整定 14 4.1.1保护1的第I段整定 14 4.1.2保护1的第Ⅱ段整定 14 4.1.3保护1的第Ⅲ段整定 15 4.2 保护2的配置和整定 16 4.2.1保护2的第I段整定 16 4.2.2保护2的第Ⅲ段整定 16 4.3 保护3的配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