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眼科学——青光眼.ppt

发布:2019-05-09约5.85千字共9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青光眼视野缺损 正常视神经和视野 混合充血 角膜水肿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 刺激症状(疼痛、畏光、流泪)、激烈头疼,视力严重减退,指数/手动,有“虹视”主诉。 眼睑水肿,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水肿、裂隙灯下上皮呈小水珠状,角膜后色素沉着,前房极浅,周边部前房几乎完全消失,眼底视网膜动脉搏动、视盘水肿或视网膜血管阻塞。 眼压50mmhg以上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 永久性组织损伤:扇形虹膜萎缩、色素脱失、局限性后粘连、瞳孔散大固定、房角广泛性粘连。青光眼斑(晶体前囊下小片状白色混浊)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间歇期 明确小发作史 房角开放/大部分开放 不用药/少量缩瞳药,眼压稳定正常水平。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 急性发作或反复小发作后,房角广泛粘连(大于180度),小梁功能已受严重损害,眼压中度升高 青光眼性视盘凹陷 相应视野缺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绝对期 眼压持续升高----眼组织,特别是视神经严重损害,视力:无光感且无法挽救的晚期病例。 眼压高、角膜变性---疼痛。 临床表现及病期 急性大发作 ? 间歇期? 慢性期 ? 绝对期 临床前期 ? 发作期 先兆期小发作 头痛、眼痛、雾视、虹视、视力下降、恶心、呕吐 混合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浅、房角关闭、瞳孔散大、 虹膜萎缩、眼压增高 诊断 ◆房角关闭 ◆眼压升高 鉴别诊断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胃肠道疾病 ●颅脑疾患或偏头痛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 基本治疗原则:手术。术前积极缩小瞳孔,开放房角,降低眼压,减少组织损害。 1.缩小瞳孔 1%pilocarpine1次/5m---3次后1次/30m---4次后1次/1h,3~4h瞳孔可缩小,4次/日。全身使用降眼压药后缩瞳效果更好。 2.联合用药 mannitol diamox timolol 高渗剂、碳酸酐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 3.辅助治疗;全身症状明显,予止吐、镇静、安眠药,局部滴用皮质激素有利于减轻充血及虹膜炎症反应。 4.手术治疗 周边虹膜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切开术(仅用pilocarpine,多次测量眼压,稳定在21mmhg以下,房角开放或粘连范围<1/3) 滤过性手术(房角粘连范围广泛,仅用pilocarpine,多次测量眼压超过21mmhg)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方案 周边虹膜切除术 周边虹膜切除术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年龄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早 周边虹膜与小梁网粘连:由点到面 小梁网损害是渐进性 眼压随房角粘连范围的缓慢扩展而逐渐升高。 浅前房、窄房角、瞳孔阻滞较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轻。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表现 逐渐房角粘连、眼压升高,前段组织无明显异常-----视盘、视野渐进性损害。往往晚期才发现。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 周边前房浅,中央前房略浅或接近正常,虹膜膨隆不明显 房角中等狭窄,有不同程度周边虹膜前粘连 双眼不同时发病,对侧“健眼”眼压、眼底、视野均正常,但房角狭窄,局限性周边虹膜前粘连 眼压中等度升高 眼底有典型的青光眼性视盘凹陷 伴有不同程度的青光眼性视野缺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病因不明 与遗传有关 眼压高,房角开放,房水受阻于小梁网-schlemm管系统 组织学:小梁网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变性,内皮细胞脱落或增生,小梁网增厚,网眼变窄或闭塞,小梁网内及schlemm管内壁下有细胞外基质沉着,schlemm管管壁内皮细胞的空泡减少等病理改变。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表现 1.症状 :隐匿。无自觉症状,晚期视功能受损 才发现。 2.眼压 :不稳定,有时正常,24h眼压波动大,多数较正常稍偏高,随病情逐渐升高。 3.眼前节:前房深正常或较深,前房角开放。 4.眼底:1)视盘凹陷进行性加深扩大( C/D↑);2) 视盘上下方局限性盘沿变窄,垂直径C/D比值增大,或形成切迹;3)双眼凹陷不对称,C/D大于0.2;4)视盘上或 盆周浅表线状出血;5)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 5.视功能:视野缺损:首先视乳头颞上或颞下。旁中心暗点--弓形暗点--鼻侧阶梯状暗点--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