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吨中水回用工程设计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180吨/天超滤+反渗透中水回用工程
设
计
方
案
目 录
1 概况 1
2 设计依据 1
3 设计原则 1
4 设计规模、进水水质及中水回用标准 1
4.1 设计规模 1
4.2 设计进水水质及中水回用标准 2
5 工艺选择 2
6 工艺流程图 3
7 工艺流程说明 3
7.1 集水池 4
7.2 多介质过滤器 4
7.3 袋式过滤器(保安过滤器) 4
7.4 超滤(UF)及其清洗系统 4
7.5 活性炭过滤器 5
7.6 RO反渗透装置 5
8 系统设备配置 7
9 运行费用估算 13
9.1 设备运行电费 13
9.2 药剂费用 13
9.3 人工费 14
9.4 损耗品更换费用 14
9.5 运行费用 14
10 工程概算 14
10.1 土建工程概算 14
10.2 安装工程概算 15
1 概况
公司现有一套污水处理系统,处理量为00m3/d,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为了节约水资源,减少废水的排放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该公司决定对废水处理系统的出水进行中水回用处理。中水回用于生产工艺,设计中水回用量为0m3/d。
2 设计依据
2.1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2.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3《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2.4《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
2.5国家及地区颁发的其他有关设计规范
2.6有关技术手册及设计资料
3 设计原则
3.1 贯彻执行再生水用于工艺生产的有关规定,按各专业设计规范进行设计,确保深度处理出水达到各项指标;
3.2 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条件和回用标准,选择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尽量采用新技术,减少运行费用,确保处理系统长周期稳定、安全运行;
3.3在保证水质达标的前提下,优化设计,节省投资,降低能耗,减少占地,合理定员,减少运行费用;
3.4采用功能可靠,运行管理方便,操作简单的处理技术,以达到降低建设费用和处理成本的目的;
3.5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3.6工程设计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项目投运后不产生二次污染。
4 设计规模、进水水质及中水回用标准
4.1 设计规模
中水回用系统设计规模为最终出水0m3/d。
4.2 设计进水水质及中水回用标准
根据废水处理站出水的水质化验的结果,参考《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及其它相关技术文献,本工程的设计进水水质和中水回用水质指标如下表所示。
表4-1 设计中水回用水质标准或要求
序号 项目
指标 进水水质 直流冷却水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 1 pH 6~9 6~96.5~6.5~6.5~ 6.5~8.5 2 浊度(NTU) ≤20 ≤5 -- ≤5 ≤5 3 色度(度) ≤40 ≤30 ≤30 ≤30 ≤30 ≤30 4 CODcr(mg/L) ≤0 ≤30 ≤10 ≤30 ≤10 ≤10 5 BOD5(mg/L) ≤20 ≤60 -- ≤60 ≤60 6 电导率(μs/cm) ≤3000 -- -- -- ≤150 7 总硬度
以CaCO3计mg/L≤500 ≤450 ≤450 ≤450 ≤450 ≤450 5 工艺选择
根据同类企业废水特点,排放废水中具有以下特征:
⑴ 含少量有机物,包括溶解性有机物及不溶性有机物;
⑵ 含少量的色度及悬浮物;
⑶ 含少量金属离子及硬度。
结合回用水的水质要求,本着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的观点出发,采用 滤+超滤+炭滤+反渗透组合工艺进行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说明.1 集水污水处理站出水经集水池后由泵输送至中水回用系统。
.2 多介质过滤器
中水经集水池泵输送至多介质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内置不同粒径的石英砂。多介质过滤器的主要功能如下:
⑴ 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化学混凝沉淀池和生物单元未能去除的微细颗粒和胶体物质,提高超滤的进水水质。
⑵ 提高悬浮固体、浊度、BOD、COD 重金属、细菌及病毒等的去除率。
⑶ 使后续的活性炭过滤器、UF、反渗透等处理过程免于经常堵塞,并提高它们的处理效率。
过滤罐内部选用国际流行的碳钢内防腐罐体。
滤料选用优质石英砂,材料坚硬抗机械损伤且可以反复清洗使用。.3 袋式过滤器过滤器出水进入过滤器。它采用成型滤材,如滤布、滤纸、滤网、滤片、滤膜、烧结滤管、蜂房滤芯等,可以去除粒径微细的颗粒作用主要是防止多介质过滤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