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一).docx
公务员考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方式的是()
A.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宏观管理为主
B.由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直接管理为主
C.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变为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D.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
答案:B
解析: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式包括: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宏观管理为主;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由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变为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所以B选项表述错误,应是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
2.下列关于行政诉讼被告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B.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C.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D.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答案:B
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A、C、D选项表述均正确,所以本题答案选B。
二、填空题
1.行政组织的核心是______。
答案:行政职能
解析:行政职能是行政组织存在的依据和基础,它决定着行政组织的设置、规模、结构和运行方式等,所以行政职能是行政组织的核心。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我国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三、判断题
1.行政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机关。()
答案:错误
解析:行政监督的主体包括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内部的专门监督机构以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等。不仅仅是国家机关,所以该说法错误。
2.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
答案:正确
解析:行政效率是指公共组织和行政工作人员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政府职能的实施情况直接反映了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是否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等,是衡量行政效率的重要标准,所以该说法正确。
四、解答题
1.简述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
答案:
行政决策是指行政主体为履行行政职能所做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其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息原则:信息是决策的基础,行政决策必须掌握大量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只有充分了解相关信息,才能对问题有准确的判断,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决策方案。
(2)预测原则:行政决策是对未来行动的规划和安排,因此需要进行科学的预测。通过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测,能够提前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为决策提供前瞻性的依据,减少决策的盲目性。
(3)系统原则:行政决策要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决策对象视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全面考虑系统内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整体出发,统筹兼顾,以实现决策的整体最优。
(4)可行原则:决策方案必须切实可行,要考虑到决策实施的主客观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可获取性,以及技术、法律等方面的可行性。只有具备可行性的决策方案,才能真正得以实施。
(5)择优原则:行政决策要在多个备选方案中进行比较和选择,权衡各方案的利弊,从中选出最优方案。这就要求决策者具备敏锐的判断能力和科学的分析方法。
(6)动态原则: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行政决策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决策过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反馈和修正的过程。
2.谈谈如何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
答案:
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将政府职能从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转变。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和干预,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2)优化行政组织结构:科学合理地设置政府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能交叉和重叠。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行政组织的运行效率。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建立健全协调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
(3)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行政效能的关键。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公务员的业务水平、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建立健全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