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软件组织能力成熟度模型编制说明》.pdf

发布:2025-03-06约1.29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家标准《软件组织能力成熟度模型》(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的编制任务来源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2年第三批推荐性国

家标准计划》(国标委发〔2022〕39号),标准项目号T-469”。该标

准项目计划下达的名称为《软件组织能力成熟度模型》,本标准技术归口单位是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二)参加单位

本标准的主要编制单位包括: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麦哲思科技(北

京)有限公司、北京倍力特科技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中电金信数

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软件协会、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禅道社

区、江苏中科智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万达信息股份有

限公司、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直真科技股

份有限公司、北京国信普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银信长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

知道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四川长虹佳华信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神州数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麒麟软件有

限公司、北京中软国际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航天信息股

份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航天科工智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电

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智达

信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

中心、山东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赛宝(山东)实验室)、黑龙江省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协会、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协会产业研究院、重庆市信息服务

业行业协会等。其中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为标准的发起单位,上述其他单

位为标准的参编单位。根据标准工作组的任务分工,发起单位和联合发起单位负

责标准相关资料的搜集和调研、标准框架编制、标准内容起草、反馈意见整理等

工作。

(三)编制过程

本标准编制过程到目前主要经历了标准工作组成立、标准调研、立项阶段、

和标准研制四个阶段。各阶段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1.标准工作组成立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于2020年3月成立了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国家标

准编制(筹备)小组,统筹标准编制组织工作。筹备小组自2020年3月以来持续

不断地积极组织筹备和征集标准起草单位。经过筛选,最终确定了标准起草工作

组的成员单位,于2020年5月15日在北京成立了标准工作组,并召开了软件能力

成熟度模型国家标准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通过工作组章程;形成软件能力成熟

度模型框架;明确各小组分工以及时间节点。工作组成立后,结合当前国际国内

先进标准的情况以及国内软件服务能力现状及发展趋势,经过技术调研、咨询,

收集、消化有关资料,推进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2.标准调研

1)软件能力成熟度相关标准的调研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灵魂,“软件定义”是信息革命的新标志和新

特征。近年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技术创新和应用水平大幅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增强。软

件定义服务深刻影响了金融、电力、物流、交通、文化、旅游等行业业的发展,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已超4万家。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绝大多

数软件企业在构建及提升其软件研发、交付等能力时长期依赖国外标准或方法论

(例如: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我国自主制定的相关标准(例如:SJ/T

11234-2001《软件过程能力评估模型》和SJ/T11235-2001《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两项行业标准)由于缺乏配套政策支持等原因,没能有效实施。此情况存在企业

意识形态受控、产业信息泄露等风险。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以软件应用行业用户、软件企业

为核心,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标准,从国家急迫需要和产业长远发展需求出发,

更好的推进国内软件行业升级和转型工作的开展,符合国内当前产业升级的大环

境和趋势。

2)标准预研

2020年5月~6月,本标准工作组组织需方代表、软件企业代表、CMMI主任

评估师、标准化专家和技术服务机构代表对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开展预研工作。

对CMMI2.0、ASPICE、Trillium、ISO12207软件生命周期过程、ISO/IEC330XX

信息技术-过程评估系列标准、GB/T856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