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7单元 印制电路板设计进阶 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与Protel DXP 2004 SP2课件.ppt

发布:2016-11-08约8.56千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在线实时自动检查 在制作过程中软件按照在“设计规则”中的设置,自动进行检查,如果有错误,则高亮显示。软件默认的高亮显示颜色为鲜绿色。 执行菜单命令 [工具]/[优先设定…],在系统弹出的对话框,点击对话框左侧“General”,选中“编辑选项”区域中的“在线DRC”(系统默认为选中状态),即可进行在线实时规则检查。 (2)手工检查 布线结束后,统一进行设计规则检查。 7.放置螺钉孔 利用实用工具栏 按钮或执行菜单命令[编辑]/[特殊粘贴…]。 8.元器件预布局 本电路中16个发光二极管采用圆形排列,为了提高布局效率与效果,采用预布局方式,通过阵列粘贴,在自动布局之前放置好16个发光二极管,并锁定。 9.加载网络表及元件 在PCB编辑器执行菜单命令[设计]/[Import Changes From循环彩灯控制电路.PRJPCB],弹出“确认是否匹配元器件”对话框,单击“Yes”按钮确认匹配元器件。 10.元件布局 (1)自动布局 执行菜单命令[工具]/[放置元件]/[自动布局…],系统弹出“自动布局”对话框。选择“分组布局”自动布局方式。 (2)手工调整元件布局 自动布局后的结果不太人满意,还需要我们用手工仔细调整布局。手工调整元器件布局主要是通过移动、旋转等方法合理地调整元器件的位置,减少网络飞线的交叉。在调整的过程中,要兼顾电磁兼容性、散热、机械固定、便于调节维修等方面因素,使之在满足电气功能要求的同时,更加优化。 11.设置布线规则 在自动布线之前需要设置布线规则,合理进行参数设置是提高布线质量和成功率的关键。布线规则设置后,系统会自动监视PCB,若违反规则,将以高亮显示违规内容。 一般自动布线的效果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可以先观察布线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撤销布线,适当调整元器件的位置,再次进行自动布线,直到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 13.布线修改 自动布线之后,要仔细检查电路板,修改不合理的走线。例如,输入导线和输出导线平行走线会导致寄生反馈,有可能引起自激震荡,应该避免;如果存在网络没有布通,或者存在拐弯太多、总长度太大的线,则应拆除导线,重新调整布局,然后重新布线。 简单调整布线可以直接选择交互布线工具 ,在不合理的布线处手工布线,系统会自动删除原布线。 5.合理与不合理走线比较 6.补泪滴 为了让焊盘更坚固,防止机械制版时焊盘与导线之间断开,常在焊盘和导线之间用铜膜布置一个过渡区,形状像泪滴,故该操作称作补泪滴。补泪滴方法如下: 执行菜单命令[工具]/[泪滴焊盘…] 7.元器件重新编号 在PCB编辑环境,执行菜单命令[工具]/[重新注释…] (4)手工调整元器件布局 该项目采用双面布局。小贴片电阻R5~ R8、电容C1~ C6放置在底层,其他元器件放置在顶层。参考元器件布局时考虑的因素,通过移动、旋转元器件等方法合理调整元器件的位置,减少网络飞线的交叉。 ① 将丝印层的元器件序号字号变小,更改线条“宽”为5mil,字高为30mil。 ② 将放置在顶层的元器件调整好位置。 ③ 底层的布局。将鼠标对准放在顶层的元器件,按住左键,点击键盘的L键,该元器件翻转到底层,用鼠标拖动在底层的元器件调整好位置。 7.2.1 任务分析 本项目要求制作形状为矩形,大小为1900mil×700 mil的双面电路板,电源和地线网络线宽为15 mil,一般线宽为10 mil。顶层与底层都可放置元器件,小贴片元器件放在底层。晶振、USB接口的封装需要自己制作。通过完成“设计USB转串口连接器PCB”任务来学习贴片双面电路板的设计方法。 通过实施该项目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① 进一步熟悉PCB的设计方法。 ② 熟练自制元器件封装、修改封装。 ③ 学会贴片元器件的双面放置方法。 ④ 熟悉贴片元器件布线规则设置。 ⑤ 熟练进行自动布线及手工调整布线。 任务分析 7.2 项目2 设计USB转串口连接器PCB 7.2 项目2 设计USB转串口连接器PCB 准备知识 7.2.2 准备知识 1.SMD元器件的布线规则 执行菜单命令[设计]/[规则…],弹出“PCB规则和约束编辑器”对话框。有关SMD元器件的布线规则如下。 (1)Fanout Control(扇出布线规则) 元器件在布线时,从焊盘引出线通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