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济南市区段睦里庄闸设计总说明.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水北调济南市区段睦里庄闸--济洛路输水工程
第10~12标段招标设计总说明
1 工程概况及标段划分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济南~引黄济青段疏水工程,输水线路全长150.5㎞.其中利用小清河干流输水段长4.7㎞,沿小清河左岸输水暗涵23.3㎞,除济南市区后沿小清河左堤外新辟输水区段87.9㎞,进入小清河分洪道后,开挖疏通分洪道子槽34.6㎞,与引黄济青工程衔接。根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项目划分原则,初步设计阶段济南~引黄济青段工程划分为4个单元工程,即济南市区段输水工程、新辟明渠段疏水工程、东湖水库工程及双王城水库工程。
本次招标设计内容为济南市区段输水工程单元工程的一部分,即南水北调济南市区段睦里庄~济洛路输水工程。设计范围为二环西路~济洛路段,输水暗涵分段设计桩号4+823~11+524。由于本工程与济南市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结合实施,嫩水北调输水暗涵轴线由设计图纸中所标识得坐标等参数确定。
本次招标设计标段总长度6701m,共划分为3个施工标段。具体如下:
标段10:输水暗涵设计桩号4+823~7+271,标段长2448m。
标段11:输水暗涵设计桩号7+271~9+347,标段长2076m。
标段12:输水暗涵设计桩号9+347~11+524,标段长2177m。
2 自然地理概况
南水北调济南市区段输水工程位于山东省中部的省会城市济南,区域内地形较复杂,总体地势南高北低。小清河呈西南~东北走向,位于山前倾斜平原与微倾斜低平原的分界处。所属地貌类型为微倾斜低平原中的黄河冲积平原,济南市城区处于山丘和平原的过度带上,小清河是区域为唯一的防洪、排涝河道。
小清河济南段水洗复杂,支流众多,济南段直流主要有腊山河、兴济河、全福河、工商河、西洛河、东洛河、柳行河、全福河、大辛河、韩仓河、巨野河等,全部由南岸汇入干流,呈典型单侧梳齿状分布,且多系季节性山洪河道,比降上陡下缓,汛期泄洪迅速,全年除汛期外,大部分时间支流处于干枯状态。
工程所在区域属华北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一年四季分明,温差变化较大,春季干旱少雨,多西南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少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稀少,多东北风。区域内多年平均气温14.3℃,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36㎜.降水年内年际变化很大,年内降水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的6~9月份,汛期多年平均降水量548㎜,占全年降水量的85%;降水量年际间变化较大,最大降水量1160㎜(1962年),最小年降水量321㎜(1968年),极值比达3倍多。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550㎜.多年平均风速3.0 m/s,最大冻土深度为55㎝。
3 济南市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概况
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西起槐荫区睦里庄闸,东至历城区济青高速公路桥下,长约31㎞。
治理目标:坚持防洪、除涝、治污、交通、景观、生态等功能相结合,使小清河市区段环境状况显著改善。
综合治理主要内容:(1)通过河道扩挖,满足城市防洪、排水要求;(2)与南水北调东线穿越济南市区段输水工程相衔接;(3)污水截污,补充水源,改善环境;(4)与道路、航运相结合,形成贯通济南东西的交通动脉;(5)根据河道沿岸规划的不同用地性质、开发建设等,确定河道综合功能;(6)沿河进行景观与绿化带建设。
实施计划:工程分两期实施,2012年全部完成。一期工程建设范围为林家桥至济青高速跨小清河大桥,河道总长13.7㏎,包括河道、道路、管线、跨河桥梁、景观灯内容。
4 工程地质
地表以下地层主要岩性有杂填土、淤泥质粘土、壤土、砂壤土和辉长岩。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分述如下:
(1)杂填土(Qr):色杂,松散,以块砖、碎石为主,局部夹壤土,层厚一般为0.70~4.00m,最厚处达20.31~25.62m,广泛分布于该段的上部。
(2)Ⅱ①层砂壤土(Q4al):黄褐色,松散,湿~饱和。层厚1.30~5.10m,层底高程19.00~21.80m,该层分布于勘探桩号6+950~9+640。
(3)Ⅱ②层粘土(Q4al):棕褐色,软塑,发育裂隙。层厚0.80~2.60m,层底高程18.81~20.90m,该层分布于勘探桩号9+450~12+000。
(4)Ⅱ②-1层砂壤土(Q4al):黄褐色,松散,饱和;局部粘粒含量稍高,见铁质侵染。勘探桩号9+600~10+000段层厚2.50~2.9m,层底高程18.00~19.24m;勘探桩号11+650~12+620段层厚3.80~4.40m,层底高程16.49~17.10m。
(5)Ⅱ②-2层软粘土(Q4al):浅灰色,软塑,标准贯入击数3击。该亚层主要分布于勘探桩号10+750~11+450,层厚为1.50~5.00m, 层底高程为14.95~15.09m。
(6)Ⅱ②-3层淤泥质粘土(Q4al):灰黑色,软塑,含腐烂治污根茎,有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