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平土石方施工方案.docx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场平土石方工程项目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理位置]
3.工程规模:本项目场地平整总面积约为[X]平方米,土石方开挖总量约为[X]立方米,填方总量约为[X]立方米。场地原始地貌起伏较大,地势高差约为[X]米。
4.工程目标
-质量目标:达到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场地平整后的标高、平整度等各项指标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工期目标:计划总工期为[X]日历天,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场平土石方工程施工。
-安全目标: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减少一般安全事故,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达标。
-文明施工目标:创建文明施工工地,做到施工现场整洁有序,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编制依据
1.与本工程相关的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等技术文件。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20)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4.《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5.现场实地勘察所了解的地形、地貌、地质等情况。
三、施工总体部署
1.施工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为成员的项目管理小组,全面负责场平土石方工程的施工管理。
-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土方运输→填方作业→场地平整及碾压→边坡防护施工(如有)
3.施工段划分
根据场地特点及施工机械作业能力,将整个场地划分为[X]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独立组织施工,平行作业,以加快施工进度。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组织相关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进行图纸会审,了解设计意图及技术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建立施工控制网,并做好桩点的保护工作。
-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2.现场准备
-清理施工场地内的障碍物,如树木、杂草、垃圾等,为施工创造良好的作业条件。
-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搭建临时设施,包括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区等。
-接通施工用水、用电线路,确保施工期间的水电供应。
3.机械设备及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配备足够数量的土石方施工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自卸汽车、平地机、压路机等,并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如用于填方的土料、石料等,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五、主要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测放出场地平整的边界线、控制点及标高控制点。
-设立明显的控制桩和水准点,并做好保护措施,定期进行复核,确保测量精度。
2.土方开挖
-根据场地地形和地质条件,采用分层分段开挖的方式进行土方开挖。开挖深度较大时,采取分层放坡开挖,边坡坡度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及设计要求确定。
-选用合适的挖掘机进行土方挖掘,装车后由自卸汽车运至填方区或指定的弃土场。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深度和边坡坡度,避免超挖和扰动基底土。
-加强对基底的保护,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X]cm厚的土层,待基础施工前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防止基底土被扰动。
3.土方运输
-根据运距和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卸汽车的运输路线和车次,确保土方运输的高效、顺畅。
-对运输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车辆性能良好,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抛洒现象,污染周边环境。
4.填方作业
-土料选择:填方土料应优先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粘性土,土料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含水量,如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应采取晾晒或洒水等措施进行调整。
-填方分层填筑:填方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宜超过[X]cm。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进行摊铺,然后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遍数根据压实度要求和土料性质确定。
-压实度控制:填方压实度应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每层填筑完成后,按规定频率进行压实度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
-填方顺序:填方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向上分层铺填碾压,填方边坡应同时进行填筑,避免出现填方不均匀沉降导致边坡失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