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音乐舞蹈赏析.ppt
“大曲”唐大曲是各族人民长期共同创造的艺术结晶,是器乐与声乐、舞蹈三种艺术形式连续表演的一种综合性大型艺术形式。可以说,唐代大曲达到了自汉魏以来歌舞音乐的全盛阶段。大曲乃中国古代大型乐舞套曲,尤指汉魏相和歌、六朝清商乐、唐宋燕乐的大曲。它们几乎都是兼有器乐演奏的大型歌舞曲。因此,通常所说的大曲亦即大型歌舞曲。唐大曲的结构比较庞大,有二十几段,三十几段甚至五十几段的。一般认为典型的大曲可分三大段:一段乃序奏,无歌、不舞,称“散序”;二段乃以歌为主,称“中序”或“拍序”;三段乃歌舞并作,以舞为主,节拍急促,称“破”。最早的大曲是汉代相和大曲,其源于商周时的大型乐舞。相和大曲,汉魏的相和大曲,主要是一种兼有器乐演奏的歌舞曲。也有部分声乐曲和专称为“但曲”的器乐合奏曲。唐代乃大曲艺术发展之盛期。唐大曲不仅数量多,来源广,而且艺术水平亦很高,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第30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唐代大曲兴盛的原因第一,唐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大曲。第二,各族音乐的融合为大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第三,东汉以来,随着正统经学崩溃和道教、佛教日益昌盛。唐代统治者实行了佛、道、儒“三教并重”的方针,并以佛、道两教更为重要,形成唐代中国文化的两大教派。唐代大曲创作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唐初,由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这时占统治地位的大曲是《破阵乐》、《庆善乐》、《景云河清歌》和《乌歌万岁乐》等。至开元、天宝年间,由于社会经济繁荣,国势强盛,统治阶级开始纵情声色,追求神仙,社会各种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因此,这一时期的大曲创作,其思想内容比较复杂。第31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唐代音乐以“大曲”为主,但除了“大曲”外还有曲子、散乐、杂歌曲、杂舞曲及俗讲等。于此主要说一下流行比较广,影响比较大的曲子。
?曲子形成第32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曲子其歌词有整齐的五言,六言、七言,也有参差不齐的长短句。盛唐时,曲子在乡间最为盛行,在民间踏歌及插秧的劳动中皆可听到。踏歌是起于汉而盛于唐的一种民间集体歌舞,月下用鼓、笛等乐器伴奏,舞者口唱“曲子”,扬袖顿地而舞。唐顾况之《听山鹧鸪》云:“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曲子介绍第33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由于唐代音乐制作对歌唱的表演非常重视,亦就涌现了很多高水平的歌唱家。据考唐开元时吉州之永新有歌者许和子,为唐代最负盛名歌唱家。许和子家世世代代均为乐工,开元末年,其被征入宫中为内人,编于教坊“宜春院”,并改名“永新”。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歌》中记有:“内人有许和子,既美且慧,善歌,能变新声。遇高秋明月,台殿清虚,啭喉一唱,响传九陌。明皇尝独召李谟吹曲爱其歌,曲终管裂,其妙如此。”
第34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不但十分重视民间音乐的发展,而且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新的因素,融合在自己的创作中。?创作的数量也非常可观,《羯鼓录》甚至把九十二首竭鼓曲的创作权,全归他所有。唐玄宗是一位演奏家?。“上洞晓音律,由之天纵,凡是丝管必造其妙。”他通晓乐理,艺才超人,凡属乐器,他都可以奏出非常美妙的声音。第35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唐代设置有庞大音乐机构,并制订有严格的音乐教育制度。唐初,西京长安、东京洛阳皆设有太常寺、太乐署和教坊等音乐机构。太常寺乃唐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由太常卿主管。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唐玄宗改组了太乐署,将其中唱奏民间音乐的乐工分出来,单独成立了四个外教坊和三个梨园。
音乐机构第36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教坊”是宫廷中训练、培养乐工,传习、管理宫廷音乐的机构,为唐高祖李渊设置,全盛时期集中了唐代歌舞乐方面的人才精华二千多人。玄宗时原有的一个内教坊设在禁苑内的蓬莱宫侧,其新设的外教坊,两个在长安,两个在洛阳。长安的外教坊,一个设在延政坊,名为左教坊,以工舞见长;一个设在光宅坊,名为右教坊,以善歌取胜。洛阳的两个教坊,都设在明义坊。这些教坊与太乐署不同,它们都直属宫廷,由宫廷派中宫(宦官)为教坊使管理全教坊的事务。?“教坊”和“梨园”为宫廷管辖的音乐机构。“梨园”是唐玄宗在内廷设立的音乐、歌舞机构,以教习法曲为主。因地点设在禁苑宫中的梨园而得名。内廷的梨园,由宫廷派中官主管,宫外另有分属两京太常寺的梨园。长安有“梨园别教院”,洛阳有“梨园新院”。第37页,共41页,2024年2月25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