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预习卡.docx

发布:2025-03-26约3.6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预习卡

4古诗三首

预习目标一:掌握字词音1.给多音字注音。挑()行()处()()()()

形2.形近字组词。径()残()挑()经()线()桃()

义3.多义字连线。锅盖、膝盖由上而下地遮掩,蒙上盖住、遮盖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盖房、盖楼造(房子)

预习目标二:整体感知读三首古诗,说说每首古诗都写了哪些景物?(圈一圈)

预习目标三:思考质疑想一想:这三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日积月累积累关于秋天的古诗:

zèn

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

táng

sòngsushi

shao

[唐]杜牧

[宋]苏轼

[宋]叶绍翁

jingxie

xiāo

远上寒山石径斜,

荷尽已无擎雨盖,

萧萧梧叶送寒声,

canyou

ào

白云生处有人家。

菊残犹有傲霜枝。

江上秋风动客情。

tiǎo

停车坐爱枫林晚,

一年好景君须记,

知有儿童挑促织,

cheng

1i

霜叶红于二月花。

最是橙黃橘绿时。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

0

读完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这首诗是写晚上发生的事情。

0

释疑诗题

书:①书写;

②装订成册的著作;

③书信;

④姓。

夜书所见

了解作者

叶绍翁,南宋诗人,字嗣宗,号靖逸,他祖父曾是朝中丞相,后来被贬,叶绍翁受到牵连,从此家境日渐败落,常年独自漂泊在外。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夜书所见》等。

初读古诗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tiǎo

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tiāo(挑选、挑担子)

tiǎo(挑逗、挑战)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意断句,把诗句读通顺。

xiāo

tiǎocù

0

再读古诗,注意节奏。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圈画出来。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古人常常触景生情,在看到梧桐和秋风的时候都会觉得孤单,思念家人。

梧叶

秋风

梧桐树的叶子。

秋天的风。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徐再思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

感知“梧叶

你能够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诗人这种思念?

“萧萧”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送寒声写出了客居在外的人的感受——冷。

客,诗人自指,说明诗人远在他乡。“动客情”点明诗人产生了思乡的愁绪。

【诗意】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知:料想、推测。

促织:蟋蟀。

0

哪些是诗人看到的?哪些是诗人猜测的?

【诗意】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你还能联想到其它的儿童生活的画面吗?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意欲捕鸣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