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TS16949标准培训解析.ppt

发布:2016-11-12约2.04万字共9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目 录 1 范围 2.引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4.质量管理体系 5.管理职责 6.资源管理 7.产品实现 8.测量、分析和改进 7.5.1.6 生产计划 应有满足顾客要求的生产计划,例如由信息系统支持的“准 时”计划,该信息系统允许在过程的关键阶段获得生产信息并且 是订单驱动的。 7.5.1.7 服务信息的回馈 应建立并保持与制造、工程和设计部门沟通服务问题的过程。 7.5.1.8 与顾客的服务协议 当与顾客达成服务协议时,组织应验证以下项目的有效性: -组织的任何一个服务中心; -任何专用工具或测量设备; -服务人员的培训。 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 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交付后才显现时,组织应对这样 的过程实施确认。 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组织应对这些过程作出安排,适用时包括: a)对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 b)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 c)特定的方法和程序的使用; d)记录的要求(见4.2.4); e)再确认。 7.5.2.1 生产和提供服务过程的确认-补充 7.5.2的要求应适用于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所有过程。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适当时,组织应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 产品。 组织应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 的状态。 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组织应控制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并保持记录(见4.2.4). 注:在某些行业,技术状态管理是保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一种方法。 注:在生产流程中产品所处的位置并不能表明其检验、试验状态,除非产品 本身状态明显, 如:自动化生产流转过程中的材料。如果状态能清楚 的识别、形成了文件且达到了预定的目 的,也可以采用替代的方法。 7.5.3.1 标识和可追溯性——补充 以上7.5.3中的“适当时”不适用。 7.5.4 客户财产 组织应爱护在组织控制下的或组织使用的顾客财产。 组织应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其使用或构成产品一部 分的顾客财产。如果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 情况,组 织应向顾客报告,并保持记录(见4.2.4)。 注:顾客财产可包括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 注:此条款包括顾客所有的可重复使用的包装。 7.5.4.1 顾客拥有的生产工装 顾客所有的工具以及制造、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应予以 永久性标识 ,以使每一个工装设备的权属关系清晰可见并可以 确定. 7.5.5 产品防护 组织在产品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对其提供防护, 以保持符合要求。 适用时,这种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 防护也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7.5.5.1 储存和库存 应按按策划的适宜的时间间隔检查库存品状况,以便及时发 现变质情况。 组织应使用一种库存管理系统,以优化库存周转期,确保货 物周转,如“先进先出(FIFO)”。 应以对待不合格品的类似方法控制过期产品。 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组织应确定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以及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设备, 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组织应建立过程,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以与监视和测 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 为确保结果有效,测量设备应: a)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 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和(或)检定(验证)。当不存在上述 标准时,应记录校准或或检定(验证)的依据(见4.2.4); b)必要时进行调整或再调整; c)具有标识,以确定其校准状态; d)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 e)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损坏或失效。 此外,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组织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 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组织 应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 适当的措施,校准和检定(验证)结果的记录应予保持 (见4.2.4)。 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应确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