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打开另一扇天窗.doc

发布:2016-09-27约8.36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打开另一扇天窗    ?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制度实施情况调查 本网记者 霍丽文 ?   调查动机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深入实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制度的电力企业。如今,该制度已实行三年有余,是否很好地调动了员工积极性?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华北电网有限公司进行了调查采访。 ?                ??诞生记 ?   “这项制度的设计思想是华北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宗林提出来的,并由总经理孙刚直接主管该项工作。”华北电网公司机关工作部主任经济师兼机关人事处处长王惠告诉记者。   以前,和其他电力企业一样,华北电网公司员工的成长都是由组织来安排,个人基本上没有选择权,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以及潜能的开发受到制约。2006年,华北电网公司提出了“三年再造一个华北电网”的口号,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公司迅速发展的需要。马宗林意识到,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束缚着企业的进步和员工的成长,要实现公司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就要将员工的发展放到公司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   在2006年华北电网公司的务虚会上,马宗林提出了要在员工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工作思路,他指出:公司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密切相关,员工在创造社会价值和公司价值的同时,也要创造出自身的价值,公司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机遇和舞台,使之取得令人自豪的职业生涯业绩。   从那时开始,华北电网公司本部率先在员工中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工作。“从2006年决定要做这件事情,到2007年开始试点,直至2008年全面实施,我们走了三年。”王惠说。   前期调查中发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制度可借鉴的案例少之又少,华北电网机关工作部开始了多项首创性的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经历了学习调研、宣传动员、开发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多项规章制度、明确职业发展通道、430个规划目标岗位定性工作之后,一套缜密的实施方案成型,并在公司人力资源部进行的试点中取得了可贵的实践经验。   2008年3月,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制度在华北电网公司本部全面展开。处级及以下的280名员工,参与了该项规划。   职业规划理念生根   一名44岁女员工的感受让华北电网机关工作部主任孙长伟深受触动。   该员工从学校毕业就分配到华北电网公司工作,年轻的时候没有任何危机感,可是人到中年,她发现身边的人一个个得到提拔,甚至徒弟都成了自己的领导。于是,她感觉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非常迷茫。   孙长伟说,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在年轻的时候确立非常重要,有很大一部分专业素质很高的年轻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明确。   2009年8月,华北电网公司本部针对员工职业生涯能力提升开始了第一模块的培训,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华北电网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培训、华北电网五大体制变革介绍、电力生产基础知识及电网展望、拓展训练。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职业选择辅导和职业生涯培训专家林欣的课引起了广泛反响。   “我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好久没有这样静心思考人生规划的问题。林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大启发。”调度中心继电保护主管高旭说。   “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如何面对职场压力,如何塑造超凡职业形象,如何在公平竞争中取胜等等。”安监部应急管理高级主管王天君表示。   “职业生涯培训,让我对职业生涯有了新的思考,这会对我的职业生涯产生积极影响。”审计部经营审计主管鲍喜表示。   通过此次培训,员工基本上都意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并且对公司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拓展训练的开展,也锻炼了员工的团结协作能力。   职业理想的发现   2008年4月,是个人职业规划目标选择的阶段。为了帮助员工制定清晰的目标,机关工作部把本部的430个岗位的要求进行定性,每个岗位的职位说明书、岗位职责、工作标准、任职资格一目了然,员工可以根据岗位的要求和自己的能力选择规划目标。   当时,虽然大家知道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刚开始报目标时仍然有所顾虑。比如想报处长岗位的,担心现任处长有想法,尤其是自己的直接领导是否会有想法;或者想跨部门选择岗位的,担心现任部门领导有看法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机关工作部又进行了相应的宣传、解释工作,把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定义为能力的提升过程,解除了大家的顾虑。   “如果有些综合素质高的员工所报的目标比较保守,我们会鼓励他参与竞争,报一些有挑战性的岗位。这样有利于更多人才脱颖而出。”孙长伟说。   2008年4月30日,华北电网本部280名员工完成了自我诊断、评价,选择了职业指导人,经过与指导人充分的沟通和研究,在公司系统网站上完成了个人目标选择。   “规划目标并不是完全按照个人意志来确定,公司对员工有一个360度的能力测评系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