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温病学试题].doc

发布:2018-05-28约17.89万字共26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溫 病 學 試 題 第一章:緒 論 A、型題 1.溫病學的病名首見於:A A.黃帝內經 B.傷寒論 C.外臺秘要 D.時後方 E.諸病源候論 2.首先提出運用辛溫發表劑治療外感病,必須因時、因地、因人而靈活加入寒涼清熱等藥物的醫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劉河間 E.王叔和 3.創立三焦辨証的醫家是:D A.王孟英 B.葉天士 C.余師愚 D.吳鞠通 E.喻嘉言 4.余師愚的代表著作是:B A.廣溫疫論 B.疫疹–得 C.溫疫論 D.傷寒溫疫條辨 E.臨證指南醫案 5.全面發展了溫病辨舌、驗齒、辨斑疹、白瘩等診斷方法的醫家是:B A戴天章 B.葉天士 C.王孟英 D.吳鞠通 E.余師愚 6.對溫病的治療首先強調初起不可純投辛溫,主張應以寒涼為主的醫家是:C A.羅天益 B.王安道 C.劉河間 D.朱肱 E.汪石山 7.溫病學說形成的時代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國成立後 D.戰國到唐代 E.鴉片戰爭以後到新中國成立前 8.(溫熱經偉)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葉天士 C.吳鞠通 D.薛生白 E.吳又可 9.提出”癘氣”病因學說的明代醫家是: B A.汪石山 B.吳又可 C.李時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 10.首先提出溫病有新感,有伏氣的醫家是: B A.王安道 B.郭雍 C.劉河間 D.朱肱 E.羅天益 11.我國醫學發展史上第一部溫疫專著是: C A.溫熱論 B.溫熱經偉 C.溫疫論 D.濕熱病篇 E.肘後備急方 12.吳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 A.濕熱病篇 B.溫熱論 C.溫病條辨 D.溫熱經偉 E.溫疫論 13.在溫病學發展史上,首先提出溫病不得混稱傷寒的醫家是:E A.吳又可 B.吳鞠通 C.劉河間 D.朱肱 E.王安道 14.被謄為”溫熱大師”的醫家是:B A.王孟英 B.葉天士 C.吳鞠通 D.吳又可 E.薛生白 15.金元時期,在熱性病治療上提出新觀點,組創新方的醫家是: B A.王安道 B.劉河間 C.張從正 D.李東垣 E.朱丹溪 16.在熱病治療上,首先提出以客寒涼清熱為主的醫家是:B A.朱肱 B.劉河間 C.汪石山 D.吳又可 E.王安道 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 A.溫病分新感溫病與伏氣溫病 B.古方今病不相能 C.立新論、創新法 D.脫卻傷寒辨証溫病 E.靈活運用經方 18..溫病學發展到什麼時候才開始從傷寒論體系中擺脫出來:C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19..我國醫學發展史上可稱為溫病學的奠基專著是:A A.溫病論 B.溫疫論 C.溫熱經偉 D.疫病篇 E.溫病條辨 20.溫病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是在: E A.唐代 B.宗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21.(廣溫疫論)一書的作者是:C A.餘霖 B.揚栗山 C.戴天章 D.吳有性 E.俞根初 22.首創溫病衛氣營血辨證體系的醫家是:C A.吳又可 B.薛生白 C.葉天士 D.吳鞠通 E.陳平伯 23.是誰在衛氣營血辨証理論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三焦辨証理論:E A.劉河間 B.吳又可 C.雷少逸 D.王孟英 E.以上均不是 24.清代溫病學家中,成就最為卓著,影響最大的是:D A.薛生白 B.王孟英 C.吳鞠通 D.葉天士 E.陳平伯 25.論述濕熱病的病因、病機、辨證施治的專著是:C A.溫熱論 B.疫病篇 C.濕熱病篇 D.溫疫論 E.外感溫病篇 26.溫病學在因證脈治方面形成完整體系的標誌是:E A.病因學說的確立 B.伏邪溫病學說的確立 C.新感溫病學說的確立 D.以寒涼清熱為主的治則的確立 E.以衛氣營血、三焦為核心的理論體糸的確立 27.認為溫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導源於下列哪部醫著:D A.衛生寶鑒 B.醫經溯涸集 C.類證活人書 D.傷寒補亡論 E.外合秘耍 28.下列哪項不是吳又可的主要學ポ觀點: A A.溫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時行之氣 B.溫疫具有強烈的傳染性 C.感邪途經是從口鼻而入 D.治療以法邪為第一要義 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選擇性 B型 題 A.薛生白 B.王孟英 C.王安道 D.吳鞠通 E.戴天章 1.(醫經溯涸集)的作者是: C 2.(溫熱經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