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证件审验判断题.xls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Sheet3
Sheet2
Sheet1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对行政机关应给予行政处罚而没有给予行政处罚的人,可以直接给予行政处罚。
被处罚人提出要求听证的,应当向行政机关交纳合理的听证费用。
凡当场作出罚款处罚决定的,都可以当场收缴。
受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的组织,应当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并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有权实施行政处罚。
县、乡两级政府制发的规范性文件也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都可以自己强制执行。
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和各行政执法部门法制工作机构是行政处罚的监督机构,代表本级政府、本部门,具体组织和承担对行政处罚的监督检查。
当事人对当场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不能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是处理每个行政处罚案件的必经程序。
在行政处罚听证会上,应当当场做出处罚决定。
统一着装的执法人员执法时可以不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监察局给某公务员行政记过处分属于行政处罚。
行政机关可以委托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省级人民政府可以自主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南京市政府规章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行政拘留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所有的行政处罚。
被处罚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暂停执行,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听证主持人在听证活动中决定听证的延期、中止或者终止须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孕妇或正在哺乳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不适用行政拘留处罚。
本案调查人员也可以担任听证主持人、听证员或记录员。
对于行政机关适用简易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案件,也要采用书面笔录的形式履行对被处罚人的告知义务。
行政机关对接到的行政案件做出不予受理决定的,应由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
以任何手段取得的证据都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凡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在行政机关作出回避决定前,办案人员可以对停止对行政案件的调查。
行政机关对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经办案单位负责人批准,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受理。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虽然对其不予行政处罚,但有违法所得或非法财物的,应当予以没收。
适用简易程序处罚时,必须有两名办案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着装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调查或者检查时,可以不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行政机关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和证据,无需进行复核。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可以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违法行为,但不得责令其限期改正
行政机关违法实行检查措施,给公民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损害的,在直接责任人员予以赔偿后,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不予追究。
行政机关对当事人进行处罚使用非法定部门制发的罚款、没收财物单据的,当事人无权拒绝处罚,但有权予以检举。
为解决行政机关的办案经费问题,财政部门可以适当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返还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返还没收非法财物的拍卖款项。
执法人员对公民作出警告或者没收50元以下财物的行政处罚,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行政处罚由被处罚人所在地或者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自行收缴罚款。
罚款、罚金均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
法律和法规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詹某的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了损害,因其已受到行政拘留的处罚,所以不应当再承担民事责任。
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无须公布。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现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处理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可以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组织在委托范围内,可以以本组织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行政机关可以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7日内提出。
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委托临时人员依照法律生效的裁决,收缴罚款。
当事人当场处罚决定不服的,有权要求听证。
行政机关作出没收10000元以上非法财物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行政处罚只能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执法人员对公民没收50元以下财物,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