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花生青枯病田间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发布:2025-03-10约5.7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花生青枯病田间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花生青枯病田间绿色防控技术相关的术语,确定了花生青枯病田间绿色防控的程序,

规定了防控原则、绿色防控措施、病情调查、废弃物处理等阶段的操作指示,以及上述阶段之间的转换

条件,描述了花生青枯病田间绿色防控过程信息的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花生青枯病田间绿色防控技术指导。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7.2经济作物种子第2部分:油料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24689.2植物保护机械杀虫灯

NB/T34001太阳能杀虫灯通用技术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25有机肥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青枯病bacterialwilt

由青枯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属细菌性土传病害。

绿色防控greenpreventionandcontrol

按照绿色发展理念,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

综合控制农作物病虫发生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

4防控原则

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结合农业防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科学用药

等措施,实施绿色防控。花生青枯病田间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方案见附录A。

5绿色防控措施

农业防控

5.1.1选抗(耐)病品种

根据当地青枯病发生危害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的高产、优质、抗(耐)病品种。种子质量符

合GB4407.2的要求。

5.1.2种子准备

播种前,晒种1d~2d。选择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种皮完好、无病斑的种子备用。

1

5.1.3土壤处理

5.1.3.1深翻土壤

轻度发生的地块,1年~2年深翻一次,深度30cm~35cm。

5.1.3.2整地施肥

2

播种前对土壤进行翻耕和平整,结合整地施足底肥,随翻耕每667m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45%,

总养分≥5%)100kg~150kg,复合肥(N:PO:KO=15:15:15)30kg~50kg,适当增施钙镁磷肥20kg~

252

30kg。肥料使用符合NY/T496、NY/T525的规定。

5.1.4田间管理

5.1.4.1起垄栽培

采用机械起垄,垄高12cm~15cm,垄宽80cm~90cm(包沟),垄面宽50cm~55cm,沟宽30cm~

35cm,播种行至垄面边距≥10cm,一垄双行,垄上行距25cm~30cm。

5.1.4.2合理密植

22

结合种植模式、土壤肥力、品种类型,合理密植。春播135000穴/hm~150000穴/hm,夏播165000

22

穴/hm~180000穴/hm,双粒穴播。

5.1.4.3控制水分

高起垄、深开沟。宜滴灌或喷灌,不宜大水漫灌,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的50%~60%,雨天及

时排干雨水。灌溉水质符合GB5084的要求。

生物防治

开花下针期,使用性诱剂诱杀棉铃虫,将三角形粘虫板诱捕器在田间按棋盘式放置,每个诱捕器辐

射面积为10m×20m,诱捕器底部高出花生顶端10cm~20cm,在诱捕器粘虫板中部上方1cm~2cm处放

置诱芯,根据诱虫情况及时更换粘虫板,每30d更换一次诱芯。

生态调控

5.3.1与玉米、大蒜等非寄主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